百舸网8月20日电(通讯员 俞妍)为积极响应三下乡活动,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搬迁移民生计适应性,2022年8月13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跟党走一定队”暑期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刘坡村,探访当地前坪水库工程移民的现状。本次走访将采访村民进行调研与实践体验村民作息相结合,深入了解了水库工程移民后的乡村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为后续乡村振兴的政策推进提供建设性意见。
图为团队即将抵达目的地,不远处的刘坡村及环绕在四周的山峦。 王雨欣摄
在对刘坡村开展实践调研之前,队员们事先进行考察,了解到因前坪水库建设,2019年秋冬季节,部分受影响的民众搬往刘坡村居住,同时,为响应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政府认真审查考虑,选择让部分贫困户同步前往土地更肥沃、环境更宜人的刘坡村定居。
抵达刘坡村后,韦姣娥书记热情地接见了实践团队一行人。队员们就前坪水库工程所导致的移民生活现状为切入点,与韦书记展开了深入探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刘坡村领导班子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不断推进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
图为韦书记为队员讲解党员培训工作。 王雨欣摄。
发展产业扶贫,呈现繁荣气象
韦书记着重带领队员参观了当地的扶贫产业基地。花椒、连翘、肉牛、香菇,是当地的主要发展产业。韦书记向我们介绍道:2016年起,就有村民尝试种植连翘来获得收入。2019年疫情爆发后,中药的需求量增多,种植连翘的村民年收入显著提高。目光敏锐的村委会及时地抓住机会,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由于刘坡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地理环境以及村民的勤恳种植,现连翘种植占地已达1000余亩,长势喜人,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连翘产业采用了“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二八分成,农户分八成,合作社分二成,农户负责连翘的种植,合作社负责连翘的售卖;同时,作为帮扶单位的省内农科院,也多次派专业人员下乡指导村民种植连翘。这些举措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队员们调研期间正逢连翘收获,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缀满了丰收的喜悦。一名队员不禁感叹:“这应该就是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吧,这些连翘既美化了环境,又给居民增加了收入,可真了不起!”
在与韦书记的交谈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刘坡村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正在着手开发旅游业,带动乡村进一步发展。书记笑言:“现在是夏天,要是春天的时候过来,水库周围的坡地上全是黄色的油菜花,我们种了八百亩,特别漂亮。春天的时候,人也特别多,也会有县城和其他地区的许多人跑到这里来旅游。”
图为待建的村史馆用地,一旁为保留的农民旧宅。俞妍摄。
官民情意浓厚,构建和谐乡村
采访结束后,正逢村里举办乡政府环境整治活动,队员们也借此机会与乡民们共事劳动。乡民来来往往,或提镰刀,或扛铁锨,埋首于乡间不倦劳作。书记也拿上劳动工具,和村民一同耕作。队员与热情的乡民们交谈得知,活动伊始,书记便仔细叮嘱村民们上午十点后至下午四点前不要出工,天气炎热,谨防中暑。乡民提及韦书记,话语中尽是钦佩与敬爱。行走乡间,队员们还看到了刘坡村村民规约及乡村光荣榜,各项规章清晰明了、好人好事细细记载,传递了乡村正能量。而刘坡村的领导班子也因先前水库搬迁刘坡村新增居民一事下了不少功夫,充分做好群众工作,向每一位移民都热情地敞开怀抱,紧密彼此间的联系与情感。领导的尽忠职守、认真负责,民众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都一步步促进移民更快融入、更好适应刘坡村这个大集体,也无形中推动乡风建设和谐发展,提高村民素质与道德水平。热情洋溢在村民脸上,也弥漫进队员们心里,被感染之下,投入劳动的队员也越发卖力。
图为队员与乡民共同劳作。俞妍摄。
图为刘坡村乡村光荣榜,记载了乡间的好人好事。王雨欣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也是刘坡村领导贯彻始终的箴言。村官与乡民共同携手,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力求推进乡村富裕,构建文明友善邻里。“聚焦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队员们意识到乡村建设不应当止步于喊口号,更要落实行动,让乡村发展更和谐、更有效。此次实践考察之后,团员们将继续走访其他村落,获得更多一手数据,增强调研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发展贡献南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