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老人心理需求调查-985棋牌娱乐

 法学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老人心理需求调查-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法学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老人心理需求调查

发布者:法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24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南通8月21日电(通讯员朱鑫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从人口结构上看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导致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现行的康养服务和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养老市场的现状。“医养结合”是将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新的康养服务模式,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医疗项目和养老服务进行了有机地结合。随之老龄人口对健康的需求也逐步攀升,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当今的首要之急。由此,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成立“医养结合研究小队”,在王颖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对院长、社工及四名老人进行实地采访与调查。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时所摄图像  贺宇霏提供

该实践参考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致力于探索创新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建设新时代下中国本土化的战略养老体系。该实践目标清晰,直接指向当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以及心理意愿的满足两个方面收获良多。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时所摄图像  贺宇霏提供

南京尽孝道护理院成立于2016年10月,以“为天下儿女尽孝道”为服务宗旨,在本次走进护理院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难发现护理院内配备一流的适老化设施以及专家团队。团队成员首先对王院长进行了采访,王院长表示:“医养康养结合是近几年新兴的项目,国家对这方面是很支持的。但是正因为新兴,在一些方面缺乏一些经验,这个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面对新兴项目,尽孝道护理院始终以老人为先,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护理院开设心理咨询室,为老年人提供棋牌、文娱及演出活动,同时提供无障碍的生活空间,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参观老年公寓到观看院内的照片墙,可以看到院内举办的活动多姿多彩,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全方位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护理院内的工作人员尊敬关心老年人,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及时劝导老年人进行心理调适,帮助老人克服心理障碍,让养老成为一种享受。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老人  贺宇霏提供

团队成员陈羽柔首先采访了一位已有94高龄的爷爷,据他所述,他和老伴来这已将近两年,爷爷患有轻微脑梗,奶奶精神上有一些障碍。团队成员通过采访了解到,护理院在医疗方面的服务确实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专业、及时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使得老人的安全感倍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所在,看病养老两不误。另外,老年人选择进入机构养老,不仅是为了医疗服务,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养老生活质量。因而,如何能满足老年人如此的心理需求,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方向之一。据这位爷爷描述:“我自己基本上可以自理,我和我老伴住在一起,平常都可以相互照料,儿女每周都会来看我们,所以说,在这里的生活还可以。”团队成员了解到,爷爷对于护理院的服务还算比较满意。他还说到:“这里肯定和家里没法儿比,但也还算不错。”换句话说,护理院其实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它本身“医”与“养”紧密结合,入住这里的老人基本上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大多数无法自理生活,因而,他们对于其他方面的有关需求会有所减少。这也是爷爷与团队成员交谈所想表达的意思。除此之外,这里的老人是限制外出的,这是护理院对于老人人身安全的考虑,但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老人心理上失落,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说,出门活动是缓解心情的很好方式。但护理院的运作机制确实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而老人们是可以理解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老人 贺宇霏提供

紧接着,团队成员朱鑫宇采访了护理院里另一位老人,奶奶来护理院一年多了,因为下半身瘫痪,所以日常生活对于护工照料的需求比较强烈,奶奶描述到,这里的护工一个人需要照顾五六位老人,大多数都是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护工的照料十分细致到位,奶奶表示很满意。后来,团队成员继续了解到,奶奶的子女在外地工作,自己身体又极度不便,因而选择护理院养老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再加上这里的护工十分细心与温柔,奶奶对这里的生活是满意的,每天在这里生活心情还是很愉悦的。由此而观,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对于养老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生活能够基本自理的老人来说,他们往往对于心理需求方面要求更高。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来说,无微不至的照料已经能够使他们内心感到温暖与幸福,再加上,护理院有专业的社工,会时常来陪他们聊天做游戏,老人们也不会感到无聊或者孤独,总体而言,心理上的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老人  贺宇霏提供

据团队成员陈羽柔了解,85岁高龄的马奶奶陪伴老伴来到护理院已两年,她对护理院的照护非常满意,护理院早上会安排做操,一日三餐都由护工用餐车推到每间病房再打到每位老人的桌位。马奶奶也表示,虽然和家里比不了,不过护理院的饭菜做到了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作为社会养老的主要承担角色,护理院切实的做到了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有效结合,并给予充分满足。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服务,将老年人的合理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服务为主,进而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模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老人  朱鑫宇提供

在本次调研中,一位八十多岁的爷爷主动谈到,他陪伴楼梯上摔倒骨折的老伴来到护理院已经三年了,由于儿女工作较忙,无法对老人给予充分的照料,故将老两口二人送到护理院。由此可见,除居家养老外,现在子女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也会将父母送至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康复机构、护理院等提供养老照护服务的机构进行养老。就护理院而言,不仅会给予老年人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服务,也会提供医疗照护。专业人员的介入会让养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给养老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此同时,受照护人员的子女也可实时来看望父母,切实减轻自己的养老负担,也满足了现代社会养老发展的需要。

 

图为团队成员与南京市浦口区尽孝道护理院王院长合照 贺宇霏提供

总而言之,要从多个方面缓解和解决现有问题,并且持续发展已有的优势,从政府、社会、企业、公民等多方取得支持,在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更多“年轻”老人参加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