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连云港8月19日电(通讯员 黄博)“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我国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整体财经素养水平,对于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助力金融普惠,科普财经知识,7月20日至8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捷云奕小分队”制作趣味财经科普视频并在b站平台投稿,助力财经知识科普。
未雨绸缪,细致规划财经视频拍摄流程
7月20日上午,团队成员集中讨论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路线,确定视频拍摄主题和拍摄流程。团队成员按照自身特长分工:黄博同学负责视频策划和媒体运营推广,楼耀宇同学负责文案撰稿,夏思遥和王雨菲同学负责视频的拍摄及后期制作。并且根据前期搜集到的金融知识科普相关资料,结合当前热点,团队针对不同群体撰写相关访谈问题,期望了解群众目前最希望获取的财经知识,为后期进一步财经知识科普活动做准备。
图为“捷云奕”小分队进行线上拍摄策划会议。 楼耀宇供图
7月24日至7月27日,经过前期沟通协调,团队成员来到社区活动中心拍摄。团队成员定下的拍摄主题是关于ipo(首次公开募股)的科普,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将公司上市过程中涉及多方人员,如证监会、会计师、投行承揽承做人员以及律师等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创意化趣味化演绎。
图为楼耀宇、王雨菲同学拍摄财经视频。 黄博供图
深入群众,切实了解财经知识科普痛点
时至酷暑,身着正装拿着道具拍摄的团队吸引了来到活动中心乘凉的居民的注意。借此机会,团队也与感兴趣的居民进行聊天,介绍本次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财经知识的科普,同时调查当地居民对财经知识科普的看法。在对社区居民的采访中,团队发现中老年群体对财经知识的科普需求比较旺盛,超出团队成员预期。
图为楼耀宇同学访谈社区居民。 黄博供图
在采访过程中,个体户解伯母的经历引起团队成员兴趣。她由于开店记账的需要,对财经知识抱有极大兴趣,计划考取初级会计证,然而由于缺乏对财经专业的系统性认识加上不能准确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使得解伯母的学习过程十分艰难。另外,由于日常生活忙碌,解伯母很难抽出整块时间学习财经知识,因此碎片化学习就成了她的选择之一。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采访以及后期整理总结,团队成员黄博同学认为,中老年群体经过多年奋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产财富,期望能够通过理财等方式使得财富保值,但是由于缺乏相关财经知识,加上财经知识获取门槛较高,该群体容易偏听偏信,容易被诈骗分子乘虚而入,成为受骗对象,最终损失财富。因此进行财经知识的普适化科普是相当有意义的事业。
不畏困难,加强合作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在视频后期制作中,团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具挑战的是前期策划与后期剪辑的矛盾,王雨菲同学在后期剪辑制作的观感与夏思遥同学在前期设计的动作目的并不完全一致,二人对视频文案的不同理解使得视频的节奏出现了较大偏差,最终黄博同学提议重新修改。在7月29日团队针对有歧义的句子共同修改,并结合视频主角楼耀宇同学本人的形象重新设计动作,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视频。
图为王雨菲同学进行视频后期制作。 黄博供图
脚踏实地,后期宣传线上与线下齐发力
为了扩大视频的传播与影响力,体现财经知识科普的意义,团队成员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宣传,并在此过程中对受众群体进行访谈。楼耀宇同学在线上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财经知识的科普与宣传。为了有效推广财经知识,王雨菲同学设计印刷了宣传单,并到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分发,有效提高宣传效率。在对采访材料进行整理后,团队成员发现:部分被采访者缺乏对于财经基本常识的了解,也不明白财经知识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的必要性;另一部分被采访者对财经领域有兴趣浓厚,但是面对一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只能望而止步。如何激发国民对财经知识了解学习的兴趣,如何将专业名词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成为团队下一阶段需要研究实践的重点。
图为楼耀宇同学进行知识科普。 黄博供图
总结
在这次实践中,每个团队成员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发光发热,坚持不懈,共克难关,最终实现财经知识科普的实践目标。同时也意识到当前国民财经知识储备较为薄弱,国民财商结构发展不平衡,财经知识科普任重而道远。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近距离接触社会,“捷云奕小分队”更坚定了实践初衷:通过运营自媒体,促进普惠财经知识,助力提升国民财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