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贵州8月18日电(通讯员 何源)为了追溯红色精神印记,传扬古老的民族文化,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2022年7月14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溯红色印记,扬民族风华”暑期红旅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山东烟台、河北邢台、贵州黔东南三地,一起追溯了山东烟台海阳烈士陵园、河北邢台解放纪念碑、贵州镇远和平村旧址等红旅地点,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与宣讲,红旅发展现状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现状调查。
结合暑期各地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实践团队根据地区分为三个小组,在各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奔赴各自实践地点开展红旅走访、文化探寻、党史宣讲等暑期实践活动。
7月14日,山东分队首先前往山东烟台,深入学习考察当地的红色景点——英雄山公园和海阳烈士陵园。坐落于烟台海阳文山街之上,英雄山公园使这座英雄的港市显得格外英勇与无畏。海阳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3月,66年间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埋葬了近4000余名烈士。实践队员到达烈士陵园后,在陵园内敬礼献上鲜花,观看陵园内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对烈士陵园内烈士们的革命精神进行深入地学习。为了将党史上地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播给当代地青年,队员们随后采访了陵园内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现场对红旅景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学习。经过此次参观走访,了解到海阳烈士陵园每年接待观众达4万人次,红旅的支持度与热度也在不断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海阳烈士陵园。衣浩萌摄
7月16日,实践团队河北分队前往河北邢台和邯郸,深入学习当地的红旅景点:邢台解放解放纪念碑和邯郸魏县烈士陵园。队员首先抵达邢台,参观学习了邢台解放纪念碑,纪念碑由一组雄壮的纪念碑雕塑组成,象征着邢台人民张开双臂欢呼解放,迎接美好的未来。又对当地的游客进行采访,对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精神传播进行更深入地调查学习。次日,河北分队继续前往邯郸,走访了邯郸魏县烈士陵园,献上了实践团队准备地鲜花后,队员们邀请到了当地地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学习,对当地的红旅景点发展现状进一步调查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邯郸魏县烈士陵园。张文琪摄
7月18日,实践团队贵州分队前往贵州,深入学习当地地红旅景点:贵州镇远和平村旧址。和平村坐落于青龙洞脚下,在丛山峻岭间一座和平村旧址赋予了它更多的历史厚重感。队员参观和平村旧址,观看了陈列室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影片,深入学习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犯下地重重罪行,也了解到了抗战期间的红色革命精神。参观完馆址后,队员们又采访了和平村旧址内的讲解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当地的红旅发展现状。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贵州镇远和平村旧址。周晓敏摄
7月20日,队员开始走访当地的龙舟非遗传承人皇安东老人。队员们参观他的龙舟制作工作室后,接着采访学习了皇安东老先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黔东南非遗民族文化——龙舟技艺。镇远赛龙舟民族文化历史已有1000年之久,每年端午佳节,黔东南州的各地龙舟队伍便汇集于舞阳河畔,在碧绿的舞阳水上,遨游着一艘的一艘的精美龙舟,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荡开了千年的龙舟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镇远龙舟国家非遗传承人皇安东先生。周晓敏摄
7月22日,实践队员结合暑期参观学习、走访调查的多个红旅景点,分析发展现状,吸引游客原因等,并结合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在贵州黔东南州镇远第三小学开展关于“学习红色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主题宣讲,通过生动的讲解,将红色旅游和民族特色结合,在学习红色精神的同时,将民族文化传播给更多的青年。经过宣讲,实践团队不仅了解到贵州当地儿童对红色精神、党史学习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也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在当地小学开展“学习红色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主题宣讲。田晓倩摄
此次“溯红色印记,扬民族风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的生动课堂,不仅能够强化实践队员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也使得每位队员在致敬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品质。同时,经过本次活动,实践队员学习到了贵州当地的民族文化,也在暑假期间利用专业知识传播红色精神和民族文化技艺。此外,本次活动还对各实践地的红色文化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优秀做法,助力各地红色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