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个人权益需保护,金融投资要安全-985棋牌娱乐

 金融学院:个人权益需保护,金融投资要安全-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金融学院:个人权益需保护,金融投资要安全

发布者:金融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2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苏州8月19日电(通讯员 陈乐)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小卫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近期关注到金融领域内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采取成员分散就地调研方式,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在各省市,重点对江苏省相关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逐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及后,在网络信贷蓬勃发展的同时,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问题也越发严重。消费者群体面临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且在权益受损后,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维权的方式、途径,也就无法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本次调研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团队成员们通过线上发送问卷、线下走访,线上保证数量,线下保证质量,共初步征集到近千份调研结果。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在街道社区、集市商场、路边店铺和网络平台,与调研对象直接接触,了解了他们对金融投资和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认识和观念,同时以调研形式向普通市民传播了金融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街边采访。房欣欣

图为团队成员在志愿服务站走访调研。吴君

根据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实践团队初步了解了受访群众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与感受。

图为权益保护满意度问卷结果。陈乐

图为金融产品信任度问卷结果。陈乐

通过对全体数据的综合性分析,实践团队得出,总体看江苏省金融消费者满意度较高,认为自身权益已受到侵害的受访者较少。但应考虑到金融消费者权益侵害具有一定隐蔽性,部分受访者难以得知自身权益已受到侵害。同时受访者中部分认为各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不值得信赖,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金融机构缺乏对他们的个人信息保护。少量的受访者在金融消费时感受过区别对待与歧视。

此外,为更深入地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8月10日,实践团队联系到了某中型券商财富总监李先生,进行了线上的简要采访。

在与李先生的前期交流中,实践团队了解到许多如中国的股民数量、媒体夸大宣传投资者破产的简单问题。接着在谈及金融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时,李先生认为,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对投资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非常到位的。特别是证券公司,对投资者信息保护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投资者信息泄露,关键在于网络平台。投资者在使用手机浏览相关网站或者app时,网站、软件后台会记录下相关信息,这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情形。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李先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互联网广泛用于金融领域的背景下,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经济利益的渠道更加便捷,知情权受到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但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金融机构相关监管有时差,大量非法组织和网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活跃。又由于金融消费者本身逐利的心理,“往往忽视风险和陷阱的存在,甚至明知风险和陷阱的存在,但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会及时抽身而进入其中”,导致大量的消费者落入了被高利润包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陷阱之中,最终受到了经济损失。

关于如何应对金融行业内各种新的变化,李先生认为这是对正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应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工具,“进行更多更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自动识别金融风险的能力。”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近几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地,我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得到更全面、更深层、更具体的保护,也能够预见我国金融行业更加稳定与繁荣的明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