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8月17日电(通讯员王康文 陈帅杰)7月15日到18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小组(成员:王康文、胡冰山、张晨、陈帅杰、江予星),在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与南京市栖霞区羊山湖公园两地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等相关调研,力求为新环境下的空间构想提供新的理念和方向,从而推动环境建设的发展。
景观因自然而灵动。调研小组经前期研究,认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景观设计应贴合自然,从而保障城市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景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对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应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交融。调研伊始,研究小组成员计划了三项任务,第一步:调研公园整体的绿地面积与公共设施;第二步:采访当地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个人感受;第三步:整理调研内容,对未来设计做出规划。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正在摄影记录空间布局。王康文 摄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向游客采访对公共空间的个人感受。陈帅杰 摄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和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调研小队经考察发现,玄武湖的公共空间不仅设施完善,配备的功能分区也很全面。譬如有静坐交流空间、团体运动空间、植物观赏空间等多样化的公共景观空间。
在玄武湖一个称为“森林氧吧”的公共空间中,调研小队偶遇了一位吹萨克斯的爷爷。经采访得知,他每天都来此地练习萨克斯,在他看来,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有这样一块免费开放的地方是珍贵至极的,这让他的老年生活有了更多的乐趣。队员们不禁感慨,公共空间存在的意义莫过于此,倘若要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就应当在空间规划设计中满足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人群的不同需求。
图为小组成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胡冰山 摄
图为小分队成员对在羊山公园调研 陈帅杰 摄
随后,调研小队对羊山公园绿色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进行了考察。羊山公园以羊山和人工湖为主体建设,是仙林副城内最重要的原生态森林公园,山水交融的优势凸显。2019年的改造,既增添了体育便民设施,也提升了新颜。1120米的夜观跑道、1300米的鹅卵石步道、笼式足球场以及球场旁边的健身器材,将运动和生态相融合,满足了周边居民的户外锻炼需求。
调研小队围湖而走,沿途中看见众多垂钓者,以及湖里游行的小鸭子。队员在一处木桥与一位散步的奶奶相对而遇。“羊山公园真的太漂亮了,尤其是春天的樱花和秋天的悬铃木,独具韵味,令人沉醉。家附近能有这样一个公园,真的很幸福。”刘奶奶得知小队前来调研环境空间布局,热情主动地说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只有对自然资源与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布局,才能将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进行了小结,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要从韧性空间设计、健康生活圈、互动空间活力重塑等方面发展创新型的绿色公共空间景观,不仅要改善现存传统景区空间应急设施不完备、空间利用率低、人车动线规划混乱的情况,也要考虑人在公共空间中寻求独立和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需求。
另外,调研小队在考察中发现,人们在开放的公共空间活动时,诸如摔倒、跌落、碰撞、擦伤、溺水、传染等安全隐患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个人疏忽外,更多的是在空间环境忽略了安全性的设计。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搭建更为凸显保障安全和不受损害的重要性,科学设计和专业施工需要确保生态景观效果、强调环保理念和实现城市功能。
图为小组成员大合照 陈帅杰 摄
调研结束后,小队成员表示收获满满,通过对南京两地绿色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调研,为新环境下的空间构想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