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巴彦淖尔8月19日电(通讯员 张鑫艳)8月2日至8月16日,为进一步学习党的历史,汲取红色力量,讲好党的故事,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巴市红色文化调研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进行线下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先后参观了一号建党篇展厅、二号学运篇展厅、三号抗日篇展厅和四号智慧图书馆展厅,通过纪念馆中的图文展板、历史影像、实景实物深入了解中共临河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在绥远河套地区进行的的各项活动。
图 1团队成员参观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
在多次参访以及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的发展状况。今年的6月29日,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是解放街道办事处设立的红色教育场所,设立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的主要目的是讲好中共临河党支部历史故事,主要来访的人员包括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疫情期间一般对大批群众不予开放。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是新建场所,设施齐全、与多媒体紧密结合,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馆内服务较好,在寒暑假期间会有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解说。但作为新建的纪念馆,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还有诸多不足,包括位于位置街道小巷不好寻找、对群众开放度不高、营销宣传力度低,宣传手段少、知名度不够等。
总的来说,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音像音影设备先进,关于中共临河党支部的故事介绍详细有序。对于当地人民群众来说,参访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是较为方便的了解中共临河党支部历史的途径。中共临河支部纪念馆是以临河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展学运、兵运等革命斗争情况为脉络,引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纪念馆。它的成立是对中共临河党支部有关的历史资源的进一步保护,有利于活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图 2团队成员线上讨论调查问卷制作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在线上与线下同时发布了关于巴彦淖尔市本地红色文化普及状况调查问卷,并且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对巴彦淖尔市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有63.7%的受访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宣传活动次数较少、宣传活动内容无趣、宣传推广手段单一;有31.4%的受访者认为居民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热情不高;有4.9%的受访者认为向巴彦淖尔市居民宣传巴市本地文化不重要或无所谓。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对您会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中,有53.78%的受访者选择认为红色文化的宣传能够丰富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更好地传承优秀革命文化;有43.1%的受访者认为红色文化的宣传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只有3.12%的受访者选择了没什么太大影响。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受访者都倾向于认同政府的宣传推广对于红色文化普及的作用。
团队通过线下走访调查发现,巴彦淖尔市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大多是纪念馆、博物馆以及遗址等单一的物质形态的红色产品,而感染力较强的革命歌曲、革命故事、革命传说等非物质形态红色产品并没有在市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政府针对非物质形态的红色产品也没有相关宣传手段,重视度较低。虽然目前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展馆内的多媒体设备与互动展区相比于以前有所进步,历史影像较为生动、能够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原貌,但本质上游客还是只能以传统的观光方式游览,缺乏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红色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在采访过程中,据工作人员所说,在红色资源后续开发中,相关部门给予的支持较少,并且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意识较为薄弱。巴彦淖尔市在开发红色资源时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较少,仅局限于自身小范围发展。
图 3团队成员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
面对以上问题,团队认为,巴彦淖尔市应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开发利用特色文创产品,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数字技术更大的优势,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科学规划合适的品牌效应,串联相关性较强的红色旅游项目,提供更为完善的体验,从根本上增强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巴彦淖尔市的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当地各部门应加强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时的合作,打造一系列红色资源旅游景点的品牌文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