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无锡8月15日电(通讯员 张雨欢)世界舞台上中国话语权的加重不仅引起更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同时也招致不少西方媒体对中国国情国体的歪曲与贬低,互联网作为一个传播时代声音的“双刃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外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的渗透与人才的流失。革命精神承载着我党百年的辉煌与奋斗,是我党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宝贵凝结。无锡地区有着诸如《红岩》英雄原型许晓轩、毁家闹革命的“三少爷” 严朴等众多革命烈士;拥有诸如无锡革命烈士陵园、城中公园等一大批红色足迹,适宜开展革命精神传播教育活动。由此,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青年研学队”在无锡开展暑期三下乡喜迎建党百年主题行动,通过走访多个无锡红色景点,结合线上线下问卷调研与个人采访调查红色景点的创新与宣传方式。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线下问卷收集。李倩 摄
在实地走访中,团队走过烈士陵园的史料馆,在陈列的一幅幅烈士生平介绍的文字中,在一个个屹立着的烈士墓前展现了无数革命先烈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的大别山精神;在城中公园无锡第一党支部、在秦起广场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身坚守入党誓词”的条幅闪烁着共产党人信仰的光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第一党支部内以浮雕、史料、图表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在吴文化公园中,作为中国近代数理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胡氏三杰”以矢志报国的热血浇灌出科教兴国的信仰之花,“一包三改”纪念馆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也记载了堰桥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以大无畏精神谱写出的时代之歌,生动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首创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线下采访烈士陵园游客。陈艺杰 摄
在这些红色足迹中,队员们可以感受到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有一个较好的传承,但通过实地调查与游客采访,也发现了现今红色景区园内存在的问题。诸如,部分红色足迹园内没有讲解员或是缺少足够的讲解员,使得缺少足够革命历史知识储备的青少年对于展板上的革命事迹缺少足够的共情力与了解兴趣;部分红色足迹如烈士陵园对于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八一、七一等没有推出活动,也没有自己的公众号进行推广宣传;一些红色足迹缺少创新项目,园内可供游览的景点与休息区较少,使游客缺乏久逛的兴趣,同时景区内大多以单纯性的以文字和图片作展览板供游客了解,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图为各地青年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李倩 制图
同时根据线上调查问卷显示,无锡地区大部分青年没有去过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对于无锡本地的红色文化与红色故事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也大部分是通过学校党史教育、电视电影等互联网传播,可见红色足迹的宣传与建设仍需改进,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推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团队在走访红色足迹时可以发现单纯性的以文字和图片作展览板供游客了解的红色足迹人流量较少,而将红色文化以歌剧、文字、浮雕等多种形式结合并园内拥有一定观赏性与游览性的红色足迹人流量较大,且多见家长携带孩子一起游览。其原因大概是比起文字,图像和画面的冲击力更强,单一的文字宣传略显单调,因此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会更加吸引游客。
并且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大众对于红色景点的衍生文创产品有如印章、徽章等有一定代表性且易于携带的小物件有较大的兴趣,在团课和小朋友们的交流沟通中也发现有文创产品、小玩具售卖的红色景点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大。由此可见红色文化的宣传可以考虑当今新时代青年的潮流风向,将红色精神融合在身边的小物件中。
图为游客游览红色景点时更为倾向选择的纪念物。李倩 制图
通过具体对比各个红色足迹的建设、游客采访、问卷调查,团队成员就“如何建设中国的红色足迹”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创新红色景点、革命精神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将意识形态融入中国故事加以传播。可以在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将历史和革命精神以舞台剧、剧本杀、歌剧等多种方式呈现,比起官方陈列于展板上的人物生平文字,画面的冲击力更强、更直接,要学会让画面讲故事,多用“冒热气”“带露珠”的语言,把“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想讲的”。这种呈现形式不仅可以吸引群众好奇心,让人民主动了解红色文化,而且适用年龄层更广,让小朋友从小就对革命精神感兴趣,根植爱国热血情怀;第二,将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影视化,将历史与现代结合。多推出有如《功勋》、《觉醒年代》、《典籍里的中国》、《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历史题材的节目。将历史以与现代传媒工具更好的融合,以当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使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沾染当今时代的温度;第三,打造红色育人的环境氛围。在学校教学方面,通过课堂教学,锤炼青少年思想道德,增进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 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青少年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景区建设宣传方面,当地红色景区与学校合作宣传,推出有如印章、玩偶、扇子、化妆品等多种形式文创产品,把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融入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使其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图为团队成员在党旗下合照。工作人员 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着生生不息的革命情怀,这些红色足迹中所展现的革命事迹与烈士精神都是优秀的红色沃土。创新红色足迹的建设,加强革命文化的宣传,可以为青少年培养一个红色育人的文化环境,巩固和保持社会主义正引导,让他们更深切地理解红色精神对于实践改革的支撑、推动、引领作用,让红色精神的内涵不流于表面,以此更好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和保证社会主义“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