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8月15日电(通讯员 孙涧亭)2022年8月11日至15日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金陵新青年”分为两小队,分别前往盐城市和南京市,围绕“青年融入都市圈发展的创新创业推动机制”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调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2014 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正式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自此,“双创”时代来临,青年创业开始逐渐成为潮流。但是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初始资金来源渠道匮乏;缺乏正确的创业指导;政策支持未有效落实等。恰逢南京都市圈发展起步期,城市间的合作日益频繁。队员们在研究青年创业创新动态的时,敏锐注意到了“南京都市圈”这一新兴政策,于是积极将二者结合,走访各个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机构及公司进行调研,探寻南京都市圈所能给青年人带来的新发展道路。
图 1为队员和“优职享”负责人进行交流 刘心悦供图
8月11日,南京小分队前往优职享(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这是一家由南财学生创立的年轻公司,致力于为青年们提供学业、职业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学长学姐们亲切地接待了队员们,并与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感受:关于自己专业与创业方向不符合的担忧是很多余的,关键是要明确自己专业的工作方向和自己目标的工作方向,判断清楚自己是否想走目前的专业方向;创业并不受地域限制,选择南京创业是因为对南京相对而言比较熟悉,拥有比较好的资源;学校的创业园,大创比赛等为之后进行创业切实地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创业创新的讲座内容相对宽泛,给予的帮助较为有限等。针对大学生具体的创业实践,学长学姐们也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创业初期要去了解当地的创业政策,这是最开始准备阶段的一个必要措施;而提前了解政策,有助于最大限度利用政策扶持,获得资金等支持;可以多多去跟学校老师们交流,实时关注政府政策动向,了解政策的改革、变更等;要勇于尝试,抓住机遇,坚持学习,不断培养自己的技能等。遗憾的是,在交流中队员们发现,“南京都市圈”政策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学长学姐们并不太了解。
图 2为队员与“优职享”负责人合影 刘心悦供图
8月15日,盐城小分队和南京小分队同步发力,分别前往盐城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海智湾·韶华工坊进行调研。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环保工程和电力工程以及新能源发展。在这里,队员们跟随员工了解了太阳能利用技术研发、光伏发电和农业观光等多种项目。相比于之前走访的企业,海润是一家成立时间略早一些的新能源科技企业。在交流中,队员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对大型的新兴企业对政策的诉求:新能源、电力、环保方面获得更大的政府政策支持;银行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方式;与高校更广泛的合作,获得更多的985棋牌娱乐的技术支持和高新技术人才支持。该公司负责人对“南京都市圈”政策有所了解,认为都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很有必要,国家类似政策的日益完善将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多便利。而南京海智湾·韶华工坊是为集聚毕业五年内海内外青年大学生创客开设的创业园区,兼具咨询、资源链接、学习交流、共享办公四大功能,能够有效对接海内外人才创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大降低创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创业园区,队员们有幸和几位不同创业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整理后发现,这些新兴企业多致力于研究前沿技术,因此创业的的最大成本在于研发投入、试错投入和人力投入。在对“南京都市圈”的了解方面,整体上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创业者并不太清楚“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和政策。
图 3为队员与“海智湾·韶华工坊”负责人合影 孙涧亭供图
图 4为队员在“海智湾·韶华工坊”采访青年创业者 孙涧亭供图
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和调研活动,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南京为“创新名城”所作出的努力。近年来南京对青年人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众多政策支持;各地创业园、各式创业大赛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便利,在场地、资金等方面减少了许多困难。团队成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增加了自身对创业创新的兴趣,也期盼着更多的青年人能勇于创新、乐于创新,为南京“创新名城”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