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寻访千年黄桥古镇,打造独特文化ip-985棋牌娱乐

 新闻学院:寻访千年黄桥古镇,打造独特文化ip-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新闻学院:寻访千年黄桥古镇,打造独特文化ip

发布者:新闻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20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泰州8月6日电(通讯员 王菲 邵予越)7月26日,为探求传统古镇文化发展新路径,打造新型古镇文化ip,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黄桥古镇调研小队”走进拥有千年历史的黄桥古镇,感受真实烟火人间,探寻黄桥古镇的传统文化符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古镇旅游成了不少游客的选择。各地古镇旅游的兴起在迎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化严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阻碍等问题。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的黄桥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古镇,古镇中的建筑保存的也是相对完好,今天古镇之中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2000多间,还有少量的宋代建筑;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虽然游客不多,但是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韵,有“小周庄”的美称。调研小队将此作为探寻古镇文化新发展的起始地,在现代化背景下,寻找古镇文旅发展新路径,打造古镇独特的文化ip。

前期问卷调查:线上启动,初识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在进行实地考察前,调研小队通过问卷星线上发布了关于古镇旅游情况的调查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12份。

本次线上问卷调查受访人群男女比例均衡。根据调查发现,约有八成的受访者有过古镇旅游的经历,有九成以上受访者有未来去古镇旅游的打算。从中看出,古镇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的一类重要选择。在本次受访群体中,18~35岁群体占到了八成以上的比例,说明年轻群体已成为当下旅游的最主要群体,他们对古镇旅游的需求和建议对古镇文旅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不少著名的古镇旅游地商业化严重,所售商品大多雷同缺乏特色且名牌产品很多,与古镇气息不符。同时,古镇建筑虽有所修缮,但现代气息过重,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所丧失。

对如何做好古镇的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调查发现,有66.6%的受访者认为需要避免过渡商业化,在开发古镇的过程中,结合古镇历史与现状,尊重人文价值,发展属于古镇的特色文化。

后期实地调研:线下考察,深究古镇文化建设与传承

因疫情的影响,实践小队将队伍分为两组,线上调研组与实地考察组,实地考察组由离实践地较近的队员组成,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研。

1.探求古镇遗风,感受烟火人间

7月26日早晨,实地考察组到达黄桥古镇。行走在古镇之中,能充分感受到这座古镇的悠久历史。古镇之中的老街在以十桥路的两侧,共分为东,西两片区域,镇中的街巷为方格网布状的布局,在老街的两侧还保留着上千处的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民居。

小组成员首先来到镇海门。镇海门是一个两层的钟楼式的建筑,在门楣上写的是镇海门,楼阁上则是“大香台。小组成员了解到,镇海门是宋代建造的,有镇住海水不再侵犯的寓意,现在镇中的镇海门是重新修建的。

 

图为镇海门 王菲摄

小组成员登上镇海门,从上能看到部分古镇景色,还能看到仍然在古镇中居住的镇民,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依旧守着这方土地。早晨时,他们在家门口摘菜、闲聊,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图为登山镇海门俯瞰景 王菲摄

2.寻访名人故居,传承先人之风

黄桥也是历史上人文荟萃之地。实地考察组先后来到了何氏宗祠和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的故居。

珠巷西首的何氏宗祠,素有“江北第一祠”的美称。始建于明朝,清顺治初创为宗祠,成了何氏族人议事和祭祖的场所。据了解,大厅内仍保留着原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庄严,其荷叶墩承托桁条,纱帽翅装饰梁垫,抬梁式构架,花瓶式童柱等特色建筑,均为苏北地区罕见。

来到丁文江的“丁家花园”,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地质学家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院中设有假山、鱼池,栽种乔木、修竹,游廊迂回,曲折相通,是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建筑。

在探访过程过,实践小组成员采访了丁文江故居工作人员以及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他们都表示虽然黄桥古镇相对而言是较为小众的旅游古镇,但其实平时的游客并不算太少,不少人选择到这里来,想找回“记忆里的老味道”。

图为“黄桥古镇调研小队”成员王菲正在采访丁文江故居的环卫工作人员 周杨静摄

3.寻访镇内商铺,追寻商业之道

实践小组成员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古镇内线下商业并未完全开发,没有大型商业品牌入驻,商业气息并不浓。古镇内的商铺多为传统小食店、杂货铺、裁缝铺、书院、小型客栈等,其店内装修也保留着传统气息。

小组成员来到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马群芳裁缝铺”,采访得知,这间店铺已经在此开了三十多年。随着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有所增多,平时也会有很多游客进入这间狭小的铺子与她闲聊。大多数游客来此,多是寻找童年味道,体验烟火人间。马群芳表示,古镇内居民的生活变化不大,不少游客也表示,就喜欢这样原汁原味的古镇生活。

图为马群芳师傅正在剪裁衣服 周杨静摄

4.重走革命之路,弘扬红色文化

同时,黄桥又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著名的黄桥战役之地,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革命历史遗迹遗址。线下考察小组来到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旧址,并认真学习了黄桥古镇的红色故事。同时了解到,近些年,黄桥古镇充分挖掘古镇历史和文化典故,围绕红色点位,积极做好红色线路培育,吸引游客参观学习,提升古镇知名度,从而全面增强古镇的文化底蕴。

图为“黄桥古镇调研小队”成员周杨静正在学习黄桥战役相关历史 王菲摄

同时,小组成员了解到,由黄桥战役而闻名的黄桥烧饼,如今已成为黄桥的特色产业,黄桥烧饼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江苏省级非遗项目。

图为黄桥烧饼 王菲摄

小组成员从古镇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泰州文旅局针对黄桥古镇的旅游发展问题,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泰兴市文化馆为黄桥制作了专题片。同时,“文旅e乡村”小程序也实现了线上游客与黄桥古镇的近距离邂逅。

实践总结:

经过一番调研后,成员们得知黄桥古镇内的文化保护措施得当,但对旅游的宣传推广仍然不够。小组成员结合黄桥镇当地发展情况与旅游业现状,认为黄桥古镇作为一座历史气息、人文气息保留仍然很完整的千年古镇,需要重寻创新发展之道,走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

黄桥古镇可以开发小巷文化,将红色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同时,可考虑与黄桥镇其他旅游产业相联动,发挥黄桥镇祁巷村小南湖风景区的优势,另外,黄桥镇还是著名的“乐器小镇”,小提琴产业已经走向世界,建议把传统小镇开发与“乐器小镇”发展相结合,发展更为特色的,古今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

此外,线上宣传力度需要加大,可推出特色文化ip打造计划,完善黄桥古镇文化旅游985棋牌娱乐官网建设。

历史古镇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重要见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同时团队成员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古镇能在快节奏的当下找到自己独特发展节奏,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平衡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