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连云港8月9日电(通讯员 高洋)培育新业态,发展新经济,共享新成果。8月4日至5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赶考路上的nufers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海前村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走访,采访当地村民、电商运营团队,以求来探索直播电商赋能脱贫人口的长效机制。
烈日炎炎下,当实践团队成员刚踏上海前村的街道时,便注意到海前村处处明显的海鲜电商这几个字,实践团队成员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全国“淘宝村”、江苏省“农村电商示范村”的风采和海头镇倾力打造中国海鲜电商第一镇的决心。实践队员不禁问道海头镇是如何利用电商来做到扶贫富民兴村。
图为团队成员同当地凤还巢计划成员参观海头电商孵化中心 刘晓娜摄
接下来,带着疑问的团队成员来到海头电商孵化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连云港海头电商产业园免费为创业者提供985棋牌娱乐的产品展示、培训教室、网红直播室、网红共享厨房、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场所,专业对接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讲解员热情的为大家介绍道。实践团队在听讲解过程中了解到海前村村党组织在敏锐洞察到电商直播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巨大商机后,迅速成立电商党支部,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决心利用电商带动发展。
团队成员经过上午半天时间的参观学习对于海头电商产业园一系列发展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决定通过采访的形式来进一步了解海头电商产业对于当地就业与经济改善状况。实践团队主动联系海头村当地网红直播团队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以养虾人王好看为账号名称在抖音平台拥有近16万粉丝的王健进行采访。
实践队员刘晓娜就当地村民开始集体大规模进行从事直播电商的原因向王健进行提问,“对于海头镇集体来说,在国家乡村振兴这一大背景下,依托于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数字技术下互联网与物流产业都在飞速发展,同时我们本地渔民有较强自主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对于海前村每一位村民来说,主要是羊群效应带动起大家的兴趣。在2015-2016年,海前村当地第一批网红就抓住短视频直播的契机,成功带火海产品并获得大量收益,各个海产品直播间在海头这个小镇遍地开花。”王健向团队成员回答道。
随后,实践团队在海头海鲜电商产业园找到了几位电商运营团队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其一是直播对于主播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都有较强度要求,最早的主播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对于平台的操作能力都比较弱,缺少专业培训。其二是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海产品从供应到销售等一系列商业模式,都需要渔民自己摸索,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风口找到适应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更是难上加难。但好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帮村民们一点点渡过难关。”他们认真地回答了实践队员对于村民走上电商之路上曾经遇到的困难有哪些的疑惑。
在团队成员与王健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沟通与采访几位当地工作人员后,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电商对于当地经济的推动与扩大就业岗位的巨大作用。团队成员说道:“直播电商带动海头村就业的影响肉眼可见,渔民可以选择成为网红进行带货,也可以成为物流人员,相较于从前出海打鱼,其工作更为稳定与安全,工作环境也更加的舒适。当然其中离不开政府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电商运营团队工作人员 王雨轩摄
在两天的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初步分析了海头镇电商产业发展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海头镇充分利用小镇地理优势与海产品丰富等资源,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渔网接上互联网,用渔业催生新产业。同时依托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搭建起电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为村民搭建起了低成本的创业平台,加强产业配套服务,进行创业培训、成立电商协会、网店企划等。当地村党组织也大力支持电商园建设,帮助整合优势资源,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很大程度上为电商产业在海头镇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勤、平台支持,从规划上为电商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实现了电商户抱团经营,形成了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实践中探出了一条“支部 电商 产业”的富民兴村新路。
团队成员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和采访不仅体会到了从一名电商产品的顾客视角转变到提供产品、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商家视角,从产业端通过互联网 物流、直播电商等新数字技术手段对于推动扶贫、乡村振兴强大的作用,直观的感受到了电商带给一个村镇的经济与就业影响。未来团队成员也将从海头镇的经验出发,继续研究探索数字技术作用于脱贫人口的长效机制。
图为团队成员与电商孵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合照 高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