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财学子赴甘肃调研 助力橄榄产业振兴-985棋牌娱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财学子赴甘肃调研 助力橄榄产业振兴-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财学子赴甘肃调研 助力橄榄产业振兴

发布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15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陇南8月4日电(通讯员 田辰 杨芮宁)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产橄榄产业的高水平发展,2022年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陇上青果,严选国油”项目团队来到甘肃省陇南市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当地橄榄产业链,调研产业现状,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服务乡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解决了甘肃陇南地区"三农"问题,助力了国产橄榄产业的振兴。

7月26日,“陇上青果,严选国油”项目团队来到陇南武都橄榄种植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到种植区报道,种植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讲述了陇南橄榄种植现状:陇南,作为15个进行油橄榄引种实验省份中仅剩的三个主产区之一,全市油橄榄种植区覆盖面积已发展至759600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是国内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以武都区为中心,油橄榄种植区基地涉及了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沿岸流域遍及的文县,宕县,西和县,康县4个县区,约42个乡镇。

当天,种植区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陇南现种植的不同种类的橄榄,并详细解释了他们的果品特点。随着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度推进,陇南日益壮大的橄榄产业,不但是当地农民的聚宝盆,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绿宝石。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橄榄。 杨芮宁

虽然陇南橄榄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采后新鲜橄榄果优质保鲜技术的缺失给橄榄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致使橄榄散售价格被压低,且极大的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我们这些种植橄榄的散户,橄榄收下来后如果没有赶紧卖出去,堆在家里就很容易坏,然后有些加工厂收果的果子质量也不是特别好,我们卖的果子价格也低,感觉再这样下去可以早早改行了。”当地种植散户刘吉林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这样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项目团队走访陇南的橄榄加工厂,发现现阶段油橄榄加工方面除了橄榄果采后保鲜技术的缺失外,仍存在以下几个痛点问题,具体包括:(1)在油品方面,优质橄榄油标准定义不够精细,对应指标有待完善,加工过程缺乏油品品质分级,严重影响了后期精细化销售与品牌定价。(2)在加工技术方面,现阶段大部分油橄榄加工厂仍采用传统老化的加工方式,橄榄果未能做到精细化的的分级分类,混果混榨,所产出的油品质量分类分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国内橄榄油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限制国内橄榄油品质低于国际大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为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处理数据。 杨芮宁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段时间里,团队走访了陇南当地的散户、橄榄种植区、加工厂及龙头企业。团队成员孙奥说道:“这里的环境天然、无污染,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橄榄的种植,压榨的橄榄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非常高〞。

如今,全球橄榄油供需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国内,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已有部分家庭选择购买橄榄油作为食用油种,但另一方面由于橄榄油不适合高温爆炒等中式烹饪习惯,普及程度依旧有限。未来随着健康食用油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健康油种代表的橄榄油将会迎来行业快速成长期。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期,陇南橄榄产业痛点亟需解决。

“陇上青果,严选国油”项目团队陇南橄榄产区调研活动圆满结束。根据调研结果所展现的橄榄产区现存问题,团队即将开展新一轮的工作。团队将利用led蓝光对油橄榄果中营养物质的富集作用和对果品衰败的延缓作用搭建相关的储藏设备,同时利用开发的基于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的橄榄油风味检测等技术,搭建优质橄榄油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手段。团队成员冯姝乔说:“陇南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忘不了那些质朴的果农,我希望通过科学种植的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科技富农。”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户刘吉林合照 杨芮宁

油橄榄产业是带动陇南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领当地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支柱产业,国家也对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予以高度重视,相信等到攻克重重难关,兴大国粮油,筑橄榄之城指日可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