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泰州7月30日电(通讯员 张宇瑶)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曾表示,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效投入,而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企业家们应当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为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号召,进一步感悟当代企业家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精神,7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绿色风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小队前往江苏泰州,开展关于中小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意愿的研究,从城市走到乡镇,从理论走向实践,深入了解双碳背景下中小型制造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认真聆听企业家们对制造业转型的期望与憧憬。
出发前,队员们就因“双创”项目结缘,对中小型制造业进行了深入研究。队员们了解到目前中小型制造业仍处于行业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针对这种情况,实践队员们准备了问卷,精心设计访谈问题,准备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受访工厂内进行深度调研,了解当前中小型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的痛点以及企业家们对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意愿。
创新驱动,守护绿水青山
参访的第一家企业是江苏泰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生产、销售塑料集装袋、土工布、塑料簿膜、塑料丝等产品,提供仓储、货物水路运输代理、设备装卸服务,企业整体用工需求十分旺盛。在调研过程中,厂长先带领队员们实地参观,随后接受采访。通过与厂长的沟通交流,队员们深入了解到该企业为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主动升级设备、选用更为环保的水性油墨,并运用灵活的用工模式,十分尊重员工的感受。受访过程中,厂长深有感触地说:“我前往南通学习时曾去过南通博物苑,参观了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到张謇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等情况。我认为当代企业家们也应当具有这种精神,时刻铭记实业报国、实干兴邦,履行社会责任,为绿水青山添彩助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对江苏泰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厂长进行采访。通讯员 刘越 供图
领域细化,探索蓝海生机
来到泰州市三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先后参观了生产制造车间、仓库等功能区,全方位地了解产品生产流程,并通过和公司负责人曹总的沟通,深入了解产品定位、行业现状和未来前景。该企业主要生产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各种成套吊装索具等ppe个体防护装备。负责人表示,此行业正面临上下游企业的挤压,生产成本高,又脱离整体产业链,失去市场的定价权,产品附加值较低,前景有些黯淡。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先细化领域,补全产品种类,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同时,他也强调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发展,逐步从传统型企业进阶到技术型、创新型企业。并且,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还自豪地向队员们表示,在疫情期间,他也曾将部分资金投入医药领域,为前端药品的研发提供耗材,尽自己所能地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车间技术员向实践队员们讲解消防安全绳工艺技术。通讯员 刘越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对泰州市三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总进行采访。通讯员 刘越 供图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泰州走访了十多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通过广泛调研,队员们发现,虽然中小型制造业正面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疫情反复的双重压力,但是企业家们仍坚持科技赋能、绿色转型。这正是“科学企业家”的核心——不只是做好自身企业的经营发展,还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要达成此目标,不仅需要国家资本力量和政策上的扶持,更要培育行业内的领军技术人才。通过与企业家们的沟通,队员们也发现他们在员工可持续上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中小型企业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去培育核心技术,这就让其在产品高速迭代升级的时代具有天然劣势。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指导教师的合影。 通讯员 刘越 供图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