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贵阳8月6日电(通讯员龙宇欣),为了深入了解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知名企业助力“碳中和”理念落实与积极推动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2022年7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贵安新区暑假实践小分队”走进贵州省贵安新区,探访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区节能减排之路,开展暑期主题调研活动。团队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富士康工作人员王叔叔作为本次活动的讲解员,这利于团队更直观地感受富士康的现实状况。
以生态文明为主轴,致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产业园。
富士康水资源回用中心采用一套井井有条的污水处理方法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污水使用适合的处理技术。首先是收集生活园区的生活废水,集中至调节池,一步一步将明显杂质颗粒去除,再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脱氮处理,后流经曝气槽、mbr池,通过mbr膜出水打入平衡水池,其余混合液流入静置槽,经沉水式污物泵提升一部分回流至脱氮池,再进行脱氮处理,如此反复。最后平衡水池的水经提升泵打入ro系统做进一步处理,ro产水流至回用水池,来供车间使用。而mbr池汇聚的混合液打入污泥浓缩池,经压滤机脱水后,干泥则收集定期外运,滤液则由德液聚抽至调节池重新处理,从而达到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富士康园区的中水回流系统遍布园区,雨水经过收集系统渗透到人工湖,处理后到达中水塘,最后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富士康环保处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富士康整个园区中水回用率达到85%,且达到了污水零排放。”从环保处负责人那里还了解到,富士康水资源回收利用中心的建造甚至是就地取材,同时还在中水塘周围引进各类树种和鱼类,打造了一个小型生态公园。正如企业掌门人郭台铭在开工之初所承诺的:“不砍伐一棵树,不破坏任何生态,做一个好邻居。”
图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污水处理机器工作原理。团队成员 杨雪玫 摄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环保型数据中心。
据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使用最为集约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在规划设计时根据贵安新区多年的季风条件以及年均温度,有效运用喀斯特地形,于山与山之间垭口,以简易的方式建立类隧道式数据中心,不但加强了自然风力,且有效运用季风及烟囱效应排放热气,从而形成动态自然冷却技术为数据中心制冷,使隧道数据中心的环境和外面炎热的天气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便是走进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团队成员们立刻感受到清风阵阵原因。作为中国第一座leed白金数据中心,它结合照明系统,空调系统,it节能技术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其能耗指标pue<1.1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节能设计。同时,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后可节省的耗电量大于500亿度,至少相当于三峡大坝50%的年发电量,减少了至少0.2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2.55万平方公里的造林面积。富士康在得到这些可观的数字背后多年来一直坚持发展中不忘绿色环保,不仅产品得到创新,追求”碳中和“手段也不断创新。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团队成员 杨雪玫 摄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了解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后向负责人提出疑问。团队成员 吉丽平 摄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绿色数据中心的运营模式,拓展了节能环保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数据要素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意义的认知,未来将深入调研,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以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为榜样,为其他工业园区提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富士康负责人在采访中提到:“富士康在很久之前就有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意识,在员工培养中重视个人环保意识问题,也曾推出过用秸秆制作的碗、筷等绿色产品,强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今,大众对于开启企业碳中和之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在“内外夹击”的压力下,真正踏上征程且取得实质进展的国内企业仍是“凤毛麟角”。反观富士康的行为无不在说明“碳中和”不是一个概念是一次次行动!
图为实践小队到达富士康水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富士康负责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