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遵义8月6日电(通讯员 吴婷婷) 2022年7月6日-7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傩戏文化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遵义傩城,对傩戏文化传承和当地特色文旅脱贫模式进行采访调研活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道真县是著名的仡佬族发源地,遵义傩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文家坝村,这里是学习傩戏文化的优选之地,傩戏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当地每年都会举办具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水龙节,并且组织傩戏表演、水龙赐福、千人抓鱼、篝火起舞等活动。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学习,团队成员从中了解到傩戏的文化起源和傩城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深切地感受到民族文化力量在脱贫路上举足轻重的作用,就针对傩戏传承与乡村振兴团队提出合理方案和建议。
图为仫佬族姑娘身跳民族舞蹈手敲鼓锤进行水龙节开门迎宾仪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琦源 摄
水龙节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祈福一年五谷丰登、疫病全无,水龙节当天水龙会从道真至傩城,为仡佬族人民祈福纳祥。传说在古代,妖物制造洪灾,引河水淹没农田,当地守护神神龙知晓后,派出水龙打败妖怪,从此风调雨顺。后人为了纪念水龙,每年都会举办水龙节,傩戏表演、水龙赐福、千人抓鱼、篝火起舞等活动尽显风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7月9日早上9时,众多游客齐聚傩城大门,观看盛大的开门迎宾仪式。气派的南大门外,仡佬族姑娘们身跳民族舞蹈手敲鼓锤,精彩的开门仪式礼成后,游客们在仡佬族人民的热情中涌进了中国傩城,体验几千年传承的傩文化。
图为表演者在福广场进行傩戏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琦源 摄
山王是仡佬族信仰的山神,因此山王祈福仪式是傩戏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7月9日早上10时,吉时一到,祭台下的法师开始跳起了“踩九州”,这是祷神仪礼中的一种步法动作,意为敬致鬼神万物。“虔诚以心,祈请山王降临!”法师话音一落,祭台上烟雾四起,山王出现并通过神秘的仪式与神沟通,为众人祈福;娱神舞表演者头戴彩绘面具,舞步奇异诡谲,挥手顿足间尽显神秘色彩;在水龙赐福仪式中,龙珠开道,两条草龙随之盘旋飞舞,时而摆尾时而叩首,活灵活现。当出龙、请龙、点睛、收龙事毕,多股水柱从天而降,给予大家一场意外洗礼。
图为团队成员在傩戏舞台神像前采访傩戏文化传承人左朝元。中国通讯员 朱琦源 摄
水龙节傩戏文化艺术节开展之际,团队来到中国傩城福广场找到傩戏文化传承人左朝元老师进行采访。了解到了当地傩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傩戏文化对当地的影响以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的经历和遇到的问题。老师向我们讲到他作为传承人的经历,最初开始研究傩戏文化是受自己看书的爱好启发的,自己是在书籍中了解傩戏文化魅力,并萌发学习和传承傩戏的想法。以前傩戏表演是当地的一种祭祀仪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傩戏表演活动逐渐转变为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在传承上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问题。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对傩戏文化的传承工作有一定的规划安排,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为传统的傩戏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对于傩戏文化传承既是困难,也是机遇。
图为团队成员与景区特产销售摊位摊主进行交流。中国通讯员 朱琦源 摄
水龙节傩戏表演结束后,团队到傩城景区特产销售点与当地村民交谈,了解到当地乡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广,平均每年作物产量达到每亩500千克,近一年来的旅游活动推动当地农产品对外销售,提高当地农村村民收入近14万元。在交流的过程中,团队了解到当地村民种植农作物收成较好,但种植成本较高,且由于当地知名度小,客流量少,受到地域限制,许多农产品品质好却无法销售出去,通过举办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客流量,对此情况有一定缓解,但仍有待改善。本次交流,团队了解并记录下许多有效的信息,并针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向文家坝村委会反馈,提供了建议和方案,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在与当地群众共同努力下,将优秀的傩戏文化对外宣传,帮助当地产品走出农村,面向更多游客以及其他地区消费者,在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的同时,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