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务学院:职场生力军 听听00后怎么说-985棋牌娱乐

 财政与税务学院:职场生力军 听听00后怎么说-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财政与税务学院:职场生力军 听听00后怎么说

发布者:财政与税务学院 [发表时间]:2022-08-11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亳州8月6日电(通讯员 刘一诺 侯瑞雪)今年6月,随着第一批00后大学生毕业,走入职场,00后的就业观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路径也在随之调整,越来越多的00后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提高专业知识积累,选择走入社会的另一部分人也更加注重自身的需求和工作体验感。由此,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00oe”实践团队在江苏南京、江苏徐州、安徽淮北等多地展开调研,对包括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校近三十个专业的同学,通过线上发放问卷与线下个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00后在校大学生就业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街头问卷收集 刘一诺摄

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低年级,男女比例约为4:6,通过调查发现,在以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为主的受众中,75.45%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希望继续升学深造,他们普遍认识到本科学历正在贬值,能带来的竞争力越来越小,想要通过高学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就业竞争优势。此外,父母的期望、对本科院校或专业的不满意,以及想要在学术上继续深造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科生读研的选择。18.56%的受众选择直接就业,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加之应届毕业生有着一定的政策优惠,近年来考研难度加大,所以选择更加稳妥的规划,即尽早就业,积累经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排名前三的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择业时很大程度上会考虑工作岗位是否稳定、是否有保障。

图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本科毕业后个人发展选择结果 侯瑞雪制图

在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中,大学生认为在学历,工作态度,专业素养等一众因素之上,更重要的是工作经验,与就业市场长期以来盛行的“唯学历论”相比,00后的就业观里更看重综合实力,考虑的因素更加多元化,对自己的能力和奋斗方向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对目前的就业情势也保持比较关注和了解的态度。

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成为更多大学生未来工作城市的选择,看重工作、生活的平衡但不“躺平”。在本次调研中,57.49%的调研对象表示对于成都、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更加向往,只有少数,15.57%的受众选择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拼,这也透露出大学生希望工作相对稳定与生活环境、薪资待遇等兼得的意愿。选择新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普遍表示,与一线城市进入门槛逐渐加大相比,新一线城市松绑户籍政策,在生活住房及创业方面都给予援助支持,生活压力较小。在线下采访中,对于新一线城市南京特别向往的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侯同学表示:“北上广深的竞争压力大,而我本人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我也不会躺平,南京工作机会多,发展前景好,而且离家人、朋友近,生活氛围好,环境宜居。”

图为团队成员线下采访大学生 任宁宁摄

在线下采访时,团队成员发现大学生认为其所学专业与今后工作关联程度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正如就读于环境工程专业的陈同学所说:“我认为我们专业的对口岗位很少,除此之外,一些同学会选择考环保局,但最后的录取人数也很少,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我在以后择业、就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环境工程相关的工作,可能会更倾向于运营、营销类的工作。”调研数据显示,47.9%的受众预期今后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程度在30%—60%的区间,42.51%的受众认为关联程度大于60%,9.58%的受众预期会小于30%,关联程度低也就意味着跨专业就业,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一些专业的招收人数与市场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不匹配,一些岗位人才稀缺,一些岗位又人才密集过剩,所以不得不去从事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学不能致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变相提高了一些热门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即使对口就业,在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要的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为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今后工作关联程度状况占比图 侯瑞雪制图

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就“如何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第一,政府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出台更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如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创造提供更多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等;第二,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育同就业相结合。要主动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实现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培养适合市场的实用性人才;第三,大学生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合理评估自身能力,认清就业形势,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老旧就业观念。“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实践创新、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主动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善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是关乎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稳定及政权巩固等公共问题。新形势下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力资本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作用,需要高校、政府及整个社会协调配合,一起努力解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