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江苏南通8月1日电(通讯员 李佳慧 王丹丹)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式微,智转数改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为探求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这个困境,7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以言智”就课题——“智转数改背景下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附能” 前往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的江苏通东弹簧有限公司开展访谈和实地调研。通过参观车间了解生产技术的科技创新及与其公司负责人展开访谈了解到了数字化对企业的赋能情况,深刻认识到了“智转数改,科技创新”对传统制造业转型的重要作用。
图为“师以言智”团队成员与公司负责人进行访谈。“师以言智”团队 施文昊 供图
7月16号下午,江苏通东有限公司的公司负责人陆阳热情地接待了“师以言智”团队成员并接受访谈。团队成员就自转数改背景下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附能与公司负责人陆阳进行了探讨。负责人表示:在弹簧厂实现技术革新之前,弹簧的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然而人工生产的流程繁琐复杂,依靠大量人力,占用了大量空间且效率低下。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后,公司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让生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如今,生产线上所用弹簧机是智能化数控的,用电脑就可以达成控制其生产的目的,这样不仅节约了劳动成本,还节省了厂房空间和管理费用,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因为原材料的数据有波动,所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原材料的情况实时修改数据。这样一种智能化或者数字化的设备的运用,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主要是实现了生产流程上面的创新,在运用了数控的弹簧机后,整个的弹簧的生产就变得很便捷,让整个生产流程上变得更加简约。也正因为该种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00%-200%,实现了质的飞跃。此外,运用数控系统生产之后一改之前粗放型的企业形象,大大增强了客户信任感。“事实证明,生产技术智能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是制造业的大趋势,此次对弹簧厂生产技术智能化的改革只是一个开始,在不久的将来,公司将会引进更多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负责人如是说到。
图为“师以言智”团队成员倾听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线上使用的智能化设备。“师以言智”团队 施文昊 供图
团队成员在进行了初步访谈后,在公司负责人陆阳的带领下到车间进行近距离的参观。公司负责人陆阳介绍道,这家企业属于传统的零部件制造业,其中运用到的创新技术并不是非常前沿和高端的。弹簧制造机旁放置着与其对应的数控系统,上面显示的参数可以帮助工人们了解机器生产时所处的状态,在出现问题时,数控系统会有警示,在一旁负责的工人可基于实时数据及时调整解决。数控弹簧机的运用,不仅帮助工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出来的弹簧的质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周边许多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存在人口老龄化以导致公司用人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负责人表示,公司以后会注重相关高级技术人员的聘请和任用,从而加快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降低用人成本,实现企业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图为“师以言智”团队成员进入江苏通东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江苏通东有限公司职工 供图
在本次江苏通东弹簧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中,“师以言智”团队成员不仅近距离接触到了制造业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也深刻认识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能给产业带来的强力赋能。无论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效率,还是科技赋能带来的溢出效应,都让企业获益匪浅。团队成员意识到,在新冠疫情疫情持续影响和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人工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传统制造业应做好“智转数改”,实现“科技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加快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因为数字与智能才是企业走出传统制造业困境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