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遵义7月26日电(通讯员 姜雪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2022年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零分之五”实践团队在遵义市内开展了“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苟坝会议等红色文化遗址及拍摄宣传视频的方式展开实践。
访红色遗址,忆峥嵘岁月
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践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进入展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座座雕塑,便生动还原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破旧厚重的棉服、千疮百孔的棉帽、破旧不堪的长筒靴,队员们被一件件记录长征艰苦历程的文物所震撼,当看到那件泛黄厚重的棉服和满是破洞的棉帽时,队长焦坤默默拿出手机记录。“他们大多数与我们差不多大,真的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革命烈士是靠怎样的意志走完这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我心里很佩服。”焦坤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这种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值得自己学习。队员姜雪琴坦言,从很多叙述长征故事的文章中就知道长征之路十分艰苦,但亲眼看到红军破旧、落后的装备时,内心仍然十分震撼。“离开纪念馆,走上遵义的街头,脑海里萦绕的仍旧是遵义会议的那段历史和硝烟。”
图为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所藏文物。姜雪琴摄
顺时代之势,承长征精神
在红色标语随处可见的遵义城内,遵义会议精神与革命情怀不仅存在在每个遵义人心中,更触动着每一个来到遵义的人。实践团队注意到,在纪念馆内不时有一些外地人不远千里组团来遵义旅游,到纪念馆参观,更有讲解员为他们讲解发生在这里历史故事,借此,实践队员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前往遵义旅游的游客、居住在遵义的本地人进行调查,想要了解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在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中了解到,很多人表示,提及对贵州省的第一印象,便是遵义这座以遵义会址闻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无论是生活在遵义的本地人还是曾来过遵义的游客,他们或是正在上学的学生,或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员,大多为了解历史更加实体化而相聚在纪念馆,都有着一份对于革命的敬意,这让实践队员明白,要想与潮头共舞,与时代共鸣,就要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在商讨问卷调查细节。姜雪琴摄
述红色故事 扬长征精神
为更好的宣扬长征精神,在实践队员的交流与讨论下,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在短视频较为流行的今天,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向大众讲述长征故事,宣扬长征精神,比文字的叙述,也许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因此,将长征故事结合遗址拍摄成视频也是此次社会实践任务之一,在拍摄之前,各队友在网上查阅各自负责的遗址的详细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咨询当地讲解员解惑后多次打磨讲稿,借鉴青年大学习的录制方式,意将视频剪辑好后广泛投稿至各大宣传平台,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拍摄过程中,不时出现游客乱入镜头,环境声音过于嘈杂的情况,对于这些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队员们纷纷出谋划策,在一遍遍反复录制的过程,终于取得了众人满意的优质视频。
图为实践团队在拍摄宣传视频。姜雪琴摄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时代永存。实践团队通过重走长征路程,在红色热土上重新感受工农红军那不怕牺牲、不畏艰辛的革命信仰,在躬身力行的实践中学习长征精神,重温长征故事,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旨在让强大青春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同时挖掘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内涵,让长征精神与时代共同发展,让中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姜雪琴摄
通讯员:姜雪琴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