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常州7月30日电(通讯员顾烨 侯亦丽 朱宇欢)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7月6日到16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阳光存折不打折”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小队前往安徽淮北,江苏南京、常州等地开展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调研,从城市农村多个维度进一步了解在双碳目标下国家光伏产业在居民日常生活、农业上的变化与发展,助力光伏产业创新发展。
深入“光伏名镇”调研,听听政策执行基层怎么说
7月6日,调研小队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号召,围绕“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的发展”开展线上调研。样本范围涵盖江苏,安徽,北京,吉林,重庆,广西等地,通过线上调研,团队总结出光伏项目开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安全隐患,后期的运维难题以及质量问题等等,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更注重光伏的绿色节能特性,但是合同期限过长,不确定因素多,希望屋顶光伏在完善运维体系,提高发电效率,完善财政补贴,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做出改进。

图1群众对于屋顶光伏能够产生的多种益处的看法 顾烨 侯亦丽 朱宇欢 供图
调研小队还走进安徽省“光伏名镇”南坪,参观光伏安装施工现场,采访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光伏企业老板和工人,积极探索屋顶分布光伏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听清百姓的声音。
图2南坪某户光伏安装现场,队员对话某光伏企业老板。 侯亦丽 供图
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团队了解到到目前光伏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发展正当时。企业员工向我们介绍光伏安装过程,发电原理以及盈余电量的售出价格等等,但也存在居民不了解并拒绝使用光伏板的情况。这为下一步调研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引。
农光渔光交相辉映,探索智慧农业步履不停
7月15日,“阳光存折”不打折调研小分队前往江苏南京,常州,参观了南京白马农业科技园区和金坛青虾推广示范基地,对话智慧农业专业人士,了解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等新能源光伏项目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参观,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强化队员对双碳目标内核的认知。
图3金坛市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 朱宇欢 摄
调研小队走进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探索渔光互补的光伏创新产业模式。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是农业农村部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举措,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该基地围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探究了复合型水草种植模式及蟹池多品种套养模式,“小精高”生态养殖模式享誉全国。
通过与负责人的对话,实践队员了解到光伏项目是负责公司与国家电网合作建设的项目,主要由国家电网进行投资建设,资金方面渔场完全可以负担。并且此种光伏板设计充分利用了养殖塘口上方的闲置空间,又提供一部分电能供养殖生产使用,减少了公司的用电成本。但目前光伏发电量已经超过用电量,对于剩余的电量还没有官方的处理方法。
图4白马农科园讲解员为队员讲解光伏农业。 秦紫妍 摄
调研小队成员接着前往南京白马国家农科院探索农光互补等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模式。据了解,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坐落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农高区总面积145.86平方公里,构建出了一套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集产学研以及种植,装备,研发,加工等一体,将于今年建设为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国家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光伏与农业的具体结合方式,光伏发电直接输往国家电网而农业发展所需用电也是从国家电网而来,但是价格有所不同,不同种类的光伏板满足不同种蔬菜花卉的用光需求,体现了在双碳目标下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和并且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图4队员参观光伏农业科技园合照留念。 顾烨 秦紫妍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