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务学院:一肩“挑”起一乡事,产业兴旺正当时-985棋牌娱乐

 财政与税务学院:一肩“挑”起一乡事,产业兴旺正当时-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财政与税务学院:一肩“挑”起一乡事,产业兴旺正当时

发布者:财政与税务学院 [发表时间]:2022-07-27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无锡7月19日电(通讯员 闻佩 何山)村两委“一肩挑”,即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个职务由同一人担任,这是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制度的创新实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规定了“一肩挑”2022年的预期性指标为50%。7月1日至7月15日,为详细了解村两委“一肩挑”的实施情况,深入探究该政策在各地农村的实施效果,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乡间绘梦”实践团采访了江苏、湖南、贵州等三个省份数十位不同农村的“一肩挑”负责人,实地考察了各村的发展情况,真切体会到了“一肩挑”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制度优势。

“做优做特”,农业引领乡村活力新面貌

7月2日,实践团成员到达了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一入村便被眼前壮观的蔬果基地所吸引。沙龙村的“一肩挑”负责人罗平春向负责采访的队员钟莹介绍道:“我担任沙龙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已经8年了,自从2021年兼任村委会主任,我终于可以不遗余力地推动村级产业发展、谋划政策落实,沙龙村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通过认真聆听罗书记的讲述,实践团成员对于 “一肩挑”政策实施之前村两委的矛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村党支部书记属于党内的一级组织,主要负责与上对接政策,村委会主任属于基层自治组织,负责抓落实。在书记和村主任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一些产业政策落实就会遭遇绊脚石,政策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沙龙村实施村两委“一肩挑”之后,罗书记兼任村主任,成为村委会商议重大举措时最后拍板的一把手,上述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沙龙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发现沙龙村的“两型“产业培育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沙龙村已经建立起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种植中心形成了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耕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与科技化,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实践团成员收集村民问卷时惊讶地发现,该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近几年得到了飞跃,原来沙龙村还成立了16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和2个无公害农产品销售流通团队,每天至少有6000斤蔬菜从沙龙村运往长沙红星市场、海吉星等地!队员钟莹感慨道:“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当农业告别靠天吃饭,乡村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图为团队成员钟莹采访沙龙村“一肩挑”负责人 闻佩 摄

图为沙龙村万亩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区 钟莹

“做美做精”,旅游业引领乡村美丽新画卷

7月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七峰村进行实地调研。七峰村的“一肩挑”负责人程刚在采访中向队员们透露,七峰村在2019年便实行了村两委“一肩挑”,政策推行以来,村两委之间不再为职能分工、责任划分、权力大小而产生内耗,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村级建设,交叉兼职也减少了村干部的数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资源的节约给予了七峰村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实践团成员走访发现旅游业是七峰村最大的特色产业。七峰村的“一肩挑”负责人程刚带着村民一起,因地制宜,先后启动了铜官山生态保护修复、上山巷特色田园乡村等工程建设、铜官山景观提升项目建设,旨在建设生态优、环境美、百姓富的全域旅游示范景区。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位于铜官山南麓的同观山庄——那里既可供游客游览观光、休闲品茗,又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亲自采茶、制茶的乐趣;咖啡吧和手工馆等新型打卡点,给乡村旅游带来了现代化、都市化的体验;农家乐、特色民宿让游客切身地置于乡间,体验不一样的农村生活……除此以外,前身是荒地和毛家山边角地的40000平方米平巷里花海同样位于七峰村,每年9月中旬粉黛乱子草会陆续绽放,“无缘亲自体验置身花海的震撼算是此行最大的遗憾,希望之后还能有机会能来七峰村旅游,来弥补这次的遗憾。”团队成员窦宇如是说。    

9月的平巷里花海,阳光和煦,微风不燥,层层叠叠的粉色波浪如烟似霞,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在天地之间徐徐展开。

图为团队成员窦宇在收集村民调查问卷 何山

“做大做强”,工业引领乡村经济新台阶

7月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下一站——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五一村。通过采访五一村党委副书记,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实施村两委“一肩挑”之后,该村的“一肩挑”负责人、原村党支部书记徐洁创新笃行,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致力于打造工业智造强区,建设高水平发展乡村。

通过访谈了解,依托五一村原有的工业基础,该村开辟出一条工业立村、集体强村、三产兴村的发展道路。确立村企联建的目标,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2021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已达180亿元,拥有2家上市企业,18家销售过亿元企业,村级收入达到2100万元,集体经济年增幅保持在40%以上,全村富余劳动力100%就业。

在实践团成员的请求下,村委会工作人员带领他们简单参观了五一村比较典型的几家企业,队员们发现该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致力于将党的声音带到工业一线:江南集团的“红色车间”“党员示范岗”,做到了让工人心中有党、一心向党;兰陵集团打造“创始策源地”和“厂史馆”党建主题阵地,牢记党的使命、党的信念;由负责人徐洁牵头,各大企业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

五一村会议室的墙面上一条大大的标语十分引人注目:“产业民生双轮驱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五一村蹚出了一条具有五一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图为指导老师杨义武(左1)及团队成员与五一村党委副书记合照 钟莹 摄

“做新做长”,养殖业引领乡村发展新思路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长寨街道的雷坝村实践时接触到一种新型的合作养殖模式——由村民将土地、劳动力换算为同等价值的资金入股养殖项目与公司一起合作养殖。队员们在和雷坝村“一肩挑”负责人代芸的交谈中得知,在北京邮电大学对口帮扶的支持下,雷坝村的蜜蜂养殖项目获得了第一笔启动资金,每户村民将其养殖蜜蜂所需的劳动力入股,由村委会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蜜蜂养殖公司出资完成蜜蜂养殖所需物资和费用,收益按村民和公司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

当谈及为什么会想到采取这样一种合养模式,负责人代芸说:“实施‘一肩挑’之前,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村民几乎没有财富积累,传统的蜜蜂养殖项目很少有人愿意参加,我担任雷坝村的负责人后想要做出一点成绩,便想出了这样一种合作养殖模式。”根据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龙继国抒发了自己的理解:“新型合养模式下,蜜蜂养殖的亏损绝大部分将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来承担,合养的村民最多亏损他们的劳动力,村民不同担心亏本后会给他们带来经济负担,自然愿意加入到蜜蜂养殖的项目中来。”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该养殖项目已经为25户村民带来每年近四万的收入,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来近十五万的收入,目前蜜蜂合养项目已经有蜜蜂350箱,养殖村民31户,负责人代芸计划未来三年将发展到1000箱的养殖规模,将新型合养模式长久地进行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樊苏欣在收集村民调查问卷 闻佩

“村两委‘一肩挑’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基层‘制’转变为基层‘治’,即党对基层制度管理上形成了长治久安的制度。”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一肩挑”负责人罗平春如是说。本次实践中,“乡间绘梦”实践团成员们在江苏、湖南、贵州这三个省选取了17个乡村进行实地调研,采访了12位“一肩挑”负责人,收集了近200份线下村民调查问卷。实践团成员在感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可喜变化。“金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一肩挑”负责人要以产业兴旺为工作引领,以农村居民的福利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才能更有执行力度、落实速度、对上的态度和民生的温度。

图为团队队员合照 钟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