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脱贫攻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1号,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茶旅金衣卫”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大别山深处——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围绕“茶旅融合,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的主题,开展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
大湾村地处金寨县中南部,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脚下,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在近几年乡村振兴的带动下,大湾村依靠“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新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大湾漂流、民宿、农家乐、茶园等项目,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特色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22项国家、省、市表彰,为实现脱贫致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为调研队成员初次抵达大湾村 盛柏园摄
7月3日,调研队走访大湾村“蝠牌茶厂”,通过采访茶厂经理和茶厂工作人员,并进行实地调研、现场体验采茶和炒茶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茶产业。在与茶厂经理交流过程中调研队成员了解到:当地的茶文化和茶叶生态种植、其他农林产业生态种植、改良荒山低产茶园,培养无性系密植茶园、茶叶生态销售、预包装食品零销、生态旅游开发为一体。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实施以及红色基地的大背景下,茶厂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政府帮助建设高标准示范园进行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同时对茶叶加工厂进行改造和市场开拓。在市场开拓方面,茶厂通过与邮政合作同时在各大平台建立营销号来促进茶叶的销售,茶园占地面积也从之前的1000多亩变成了现在的5000多亩,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茶厂带来了很多收益。同时该茶厂还建设了高档名宿、餐饮等,不仅促进了当地住户的就业问题,更在致力于“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强有力贡献。正所谓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图为茶厂经理向调研队成员介绍茶的制作过程 盛柏园摄
在之后的实践活动中,调研队成员先后参观了红色讲堂、苏维埃旧址、红色书屋,通过了解金寨县在地图上是圆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历史、重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大湾村的视频以及大湾村近几年旅游数据分析,大湾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幕幕情景仿佛映入每一个人眼中。调研队成员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体会大湾村人民刻在骨子里的红色革命精神,无论是苏维埃的红色旧址,还是红色讲堂和红色书屋中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丰富而灿烂的历史宝藏,无一不让每位调研队成员感动。

图为调研队成员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大湾村视频 盛柏园摄
调研队成员还参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湾村走访的居民之一陈泽平老人。陈泽平老人向成员们介绍了大湾村在党的关心下发生巨大的变化,村子从一个“落后村”转变成了“先进村”。据大湾村村主任说,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指示下,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22年底,大湾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家家户户的水电问题全部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里现辟有4000余亩茶园,农家乐、民宿40余家,曾经的小山村变成了如今的“幸福大湾”。

图为大湾村村主任向调研队成员介绍大湾村变化历程 盛柏园摄
经过六天的实地调研,团队得到了当地村民、游客、大湾村政府工作人员、商家等的帮助与支持,调研队成员切实了解到了大湾村“茶旅融合”对乡村振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同时也收集了他们对于大湾村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整合起来大致是: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茶叶,扩大茶叶种植规模。二.打造“绿水青山,红村大湾”旅游品牌,走出一条“茶旅融合,红绿结合”的发展道路。三.提高工作待遇,留住人才,以新鲜血液促进乡村振兴。相信有越来越多认真为家乡考虑的人民加入与建设,大湾村乡村振兴的道路会越走越“兴”,中国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定会实现!

图为调研队开展调研活动合照 盛柏园摄
通讯员:吴俊丽 杨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