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海,已将南财校园装点得青春洋溢。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鼓励同学们传承五四精神,争做理想坚定、积极上进的新时代青年,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财政与税务学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莫负少年时——五四·我们的节日”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青年学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心里话,展现独属于“00后”的青春面貌。
窄窄镜头,定格昂扬青春群像
被疫情封闭在校的青年大学生们,将自己的心愿寄托给了相机镜头。一条被杜鹃花镶边的小路绵延着伸向学校的标志建筑图书馆,路上的学生欢声笑语,步履轻快。在税收1903班苏恬同学的镜头下,“动”与“静”交替的强大张力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图书馆里,鸦雀无声,只闻笔尖行走的“沙沙”和书页翻动的“簌簌”声;图书馆楼下的“书香地”却人声鼎沸,坐满了激烈讨论比赛和时事的同学。馆外广场上,滑板少年屡败屡战,跌倒数次仍拍拍灰爬起;一旁的长椅上,三五个身影手捧书本,读得入神。仅是南财一隅,动与静泾渭分明,却又相得益彰。青年人的沉着与活跃,在短短的视频中尽数体现。
“我想通过拍摄看似平淡的日常,找出隐藏于‘平常’的青年面貌,”谈及创作初衷,她如是说道,“五四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样子就是青春的样子。希望我的作品能鼓舞更多人珍惜春光,不负时代。”
此外,许多镜头选择将目光对准校园里的“小确幸”,头扎麻花辫、湖畔吟诗的女学生,核酸检测点四处奔忙的志愿者,用手工小窝给流浪猫安置新家的有心人,一幅幅人物写真、精彩抓拍,即是当代青年的缩影,展现了上进、真诚、善良的青年群像。
(税收1903苏恬《南财动静》)
(税收2003黄雯琪等《书香少年》)
继往开来,绘就多彩青春愿望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如今,这首宋词已被新时代的00后青年们赋予了更深的内涵。税收2002班徐青同学设计的海报上,书本和地球仪高悬,最下方,军人、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筑起人肉防线,向新冠病毒进发,烈火、雄鹰点缀其间。她这样解释自己的设计:“青年人应当放眼世界,发奋图强。疫情当前,我们更应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砥砺前行,扛起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而财政1902班马致远同学的漫画作品,与徐青同学的海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寥寥几笔,勾勒出不同行业的青年样貌,这其中有警察、医生,也有厨师和工人,在他们身后,飘扬着“五四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他表示:“1954年中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如今,有无数青年突击队前赴后继,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献出宝贵青春。”许许多多海报、绘画作品所传达的,正是穿越厚重历史、不断被传承、弘扬的“五四”精神。新时代的00后弄潮儿们更要继往开来,敢于搏击,在奉献青春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税收2002徐青《弄潮儿涛头立》) (财政2001姜琳楠《撕开报纸》)
(财政1902马致远《青年突击队》)
掷地有声,颂出嘹亮青年之声
优秀作品中,不乏感人至深的朗诵与演讲。“一群又一群的青年,那挂满汗水的面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财政1901班的吴诺同学,眼神坚定,声音洪亮,将中国青年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
财政2002班的冷思逸同学,将多部红色影视作品中的青年角色进行混剪,一幕幕镜头拼凑出了历史与今天的青年群像,配以她铿锵有力的旁白:“磨难造就中国青年挺立的脊梁,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刀光剑影,我们也有必胜的决心!”青年人的声音振聋发聩,警醒无数人勇敢接起时代的接力棒,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不懈拼搏。
(财政1901吴诺《青春中国》)
(财政2002冷思逸《青年群像》)
财政与税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慕原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让青年人在自己的节日,用文艺创作的方式表达‘心里话’,谈谈自己对‘五四’精神的深刻认识,也是鼓舞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不负时代的国家栋梁。
(通讯员:陈语、张周驰/图片提供:学生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