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地区也有颜色,那么大西南应该是红色。红军山、红军街、红五星、火红的辣椒,西南人民爽朗的性格,让这个历史悠久又饶有民族风情的地区成为中国红色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暑假,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结合开发状况团队”的六名西南学子以追寻家乡红色印记,讲好红色文化法治故事为初心,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专项暑假实践活动。通过查询相应法律法规、地方政策、参与实地调研,他们对西南地区如何讲好红色法治故事,建立红色文化法治阵地,推动“法”“景”融合、寓教于乐、助推乡村经济发展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整合规范,立法传承保护红色文化
7月8日至13日法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主要进行了线上文献资料的查询及问卷问题的设计,分别从国家、省级、地方三个层面了解到有关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开发状况的相关立法文件及实际保护措施。
通过查询发现,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陆续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立法工作,制定红色文化保护相关条例。但目前,国家层面尚无相关上位法,红色文化资源缺乏统一的协调领导,除了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等问题之外,还存在产权多元、管理不顺、保护利用的法治保障尚不完备、对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传承弘扬的具体要求尚不明确等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专家就曾多次呼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法》。
团队认为,在国家层面立法,不仅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概念的定义,保护边界、责任认定,保护程度能够更加明确和统一,还有利于将红色文化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突出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全国红色文化资源协调、规范、有序发展。

召开线上会议 高源提供

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结合开发意义问卷调查 杨丽莎提供
科学开发,公益诉讼守护红色记忆
7月19日,团队四名成员分别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和猴场会议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及采访工作。在遵义,赵雪雪同学采访到一位当地游客,这位来自赤水市的阿姨表现得很热情。在问及阿姨对遵义市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开发状况方面有什么看法时,阿姨说,“我们的凤凰山与湘江都保护得很好,都具有很高的红色文化历史意义。遵义不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国家森林城市。遵义的“红”和“绿”结合发展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遵义市以“奋力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立足检查公益诉讼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工作经验,深化一江一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红色文化公益诉讼专项工作。在今年4月,最高检专门下发《关于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形成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保护合力。截至2021年5月,全国共有25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专项决定,其中有20个省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英烈纪念设施、红色文化资源等纳入公益诉讼新领域案件范围。
团队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公益诉讼能够对具有红色文化高度意义的自然资源立足区域实际多措并举,切实保护辖区内生态自然环境。同时,针对红色文化遗址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问题,检查机关依法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协助行政机关解决履职中遇到的难题,提升红色资源保护质效,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田红艳同学在遵义纪念馆内进行采访 田红艳提供

赵雪雪同学在遵义纪念馆内采访当地游客 赵雪雪提供

杨佳同学在周保中纪念馆进行采访 杨佳提供
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盘活红色活力
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张金涛同学从小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并立志成为一名中国军人。在他的家乡鸡鸣三省旅游景区就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走出了一条集红色教育、红色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鸡鸣三省村是景区所在地贫困村,村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烤烟种植和外出务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自鸡鸣三省景区启动以来,依托景区发展,有力促进农村创新发展机制。立足“景区 农户”按照“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合作模式进行种植,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紧邻景区的坪坝村,种植小麦近千亩,年产18.2万斤。景区利用宣传营销优势,带动发展坪坝村特色面条产业,仅此就带动贫困户18户88人。同时,发展刺梨产业369.254亩,带动贫困户30户130人。 现如今的平坝村,在鸡鸣三省旅游景区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日益增长,带动全村农户务工,留住了外出务工劳动力,也留住了村子发展的希望。
在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都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开发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对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青壮年人口流失,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利用旅游业、种植业等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退伍不褪色,转身不转向。张金涛同学还对退伍老兵进行了线上采访,他提到,“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结合开发,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为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注入新动力。法律的作用可以规范引导行业的发展,既要确保红色文化不因市场变动而改变初衷,同时也要在年轻人理念、思维、认知模式方面进行创新,使其达到有机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也是收获满满。高源同学说,“在这几周里,我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实际结合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导致开发过程中无法可依,对红色文化的破坏行为如何进行管理。作为法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发挥所学知识,为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开发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赵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