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而企业家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统帅和灵魂。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国企业家精神,培养青年人爱国利民与开拓进取的创业情怀,7月7日至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起业家:以企业家精神育人”理论宣讲团的成员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践主题,在江苏镇江、南通、贵州毕节等地有序开展了实地参观、理论宣讲、采访等实践活动。

图为宣讲团与公益展览志愿者合影。陈慧敏 供图
出征呐喊:“爱国利民,奋发有为”。
暑期开始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卜金涛、宣讲团核心成员及公益展览志愿团队成员近三百人在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门口举办暑期实践的出征仪式。团队队长时冰洁就暑期活动计划做简要汇报。汇报指出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移动策展、团队宣讲等活动方式了解、体会、弘扬企业家精神。出征仪式为同学们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实地参观,感悟企业家实业报国精神。
讲好企业家故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企业家精神。7月9日,宣讲团南通分队成员在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卜金涛、副院长沈永健带领下赴江苏省南通博物苑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张謇先生“爱国情怀、开放胸怀、创新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学习南通博物苑特有的历史文化。在与博物苑苑长杜嘉乐交流的过程中,杜苑长讲到;“张謇先生是一位有梦想、有情怀的企业家。他在实业报国、实干兴邦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许多理念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今天的通商精神‘强毅力行、通达天下’中得到传承和体现。”

图为宣讲团成员参观南通张謇博物苑。陈慧敏 供图
理论宣讲,将企业家精神传播到人民心中。
有了前期出征与学习企业家精神的准备,宣讲团的成员更加有信心的走入乡村、走入学校,将中国企业家善谋利,谋公利,有决心,有爱国利民之决心的精神传播到广大群众的心中。为做好即将进行的企业家宣讲活动,7月15日晚,宣讲团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充分讨论确定了宣讲计划和方案,就宣讲过程中如何讲好企业家精神,如何将近期洪灾和疫情期间企业家们捐赠物资等抗灾事迹为更多人所知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讨论。线上讨论结束后,宣讲团立即因地制宜,开展了宣讲活动。
宣讲团分别走进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五星村,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羊街镇,以移动策展,多媒体宣讲不同形式将企业家的故事与精神讲给广大群众。在五星村,宣讲团扛着移动展板走在乡村路上,一路上吸引不少前来询问的村民。当队员将展板放下后,村民们立即热情地涌来。半个小时的讲述,宣讲团以最贴近村民,最朴素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述从1921年建党到2021年的100年岁月中,中国的共产党员企业家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经济进步,成为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一天,居住在贵州的队员张应联系了母校的老师,走进威宁县羊街中学,与初三学生进行一场“生活中随处可见企业家”交流会。会上,队员张应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讨论,问同学们什么是企业家,后向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企业家,还讲述了在抗灾救援中全力支持的企业家,旨在告诉同学们,企业家精神在每个奋斗者的身上,企业家们为家庭富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做力所能及的事。

图为宣讲团的成员将移动展板运到乡村。杨赫 供图
采访交谈,新时代青年勇创业、敢实践。
传播企业家精神,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家国情怀。宣讲团走进还青年大学生家中,采访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广西师范大学聂露同学告诉队员,自己学习的师范专业,大学期间一直喜欢挑战,勇于创新,积极参加各类创业比赛,在比赛中克服重重困难,磨炼自己。毕业后,自己将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家乡的事业,将所学应用到家乡的振兴事业中,也希望能让更多青年人返回家乡,为实现更美的家园建言献策。

图为宣讲团的成员采访即将毕业的学生。张应 供图
为企业家留痕,为创业者赋能。南京财经大学“起业家:以企业家精神育人”理论宣讲团的成员积极动员,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暑期实践的任务,不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学识,更是亲身感受了企业家、创业者们的奋斗历程,更加坚定“传承华商文化,弘扬家国情怀”的信念,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业者经世济民、实业报国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张应 时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