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孩子们用心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在一张张明信片上写下给父母的心里话……2021年7月10日,为丰富西北地区儿童暑假生活,拓展课外思维能力,由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的阳光公益团队经过24小时的长途跋涉,奔临处于祖国腹地的甘肃玉门,展开了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
今年的阳光支教活动不仅开设了科学、中国文化历史、绘画、足球、篮球等课程,还开展了心理微课、心理团辅和手语操三位一体的特色心理课程。
心理微课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课堂交流,了解了孩子们的压力来源,并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缓解压力。手语操课程,则给孩子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我和我的祖国》的选题也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心理团辅课程将游戏融入教学,在“介绍我,认识你”、“你比划我猜”这两轮游戏中,让孩子们意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志愿者曹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明信片。赵振远 摄
上课前,志愿者曹老师就问大家有没有写过明信片,小朋友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回答,对于学习制作明信片的期待却是相同的。课堂上,小曹老师首先介绍了明信片中邮编、邮票、收寄地址的格式,同学们能够迅速地把握要领并在空白的明信片上按照格式写好这些内容。之后,小曹老师介绍了旅游心得、节日祝福、日常感谢等三种明信片的内容。同学们在学习后纷纷付诸实践,他们大多写下了对于父母老师的养育之恩,部分同学还表达了对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深切思念。他们将心意用笔一撇一捺地写下,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最爱的图案来装饰明信片。透过文字,志愿者们可以洞察到孩子们澄澈的心,并深切地希望他们写下的美好期许能够早日到来!
小朋友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妈妈的感谢。盛怡璇 摄
在结束明信片制作后,小朋友们积极地与伙伴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创作内容,热情高涨。非常感动的是,一些小朋友还特地额外制作了明信片来感谢前来教学的哥哥姐姐们,志愿者们看到的那瞬间似乎有一股暖流涌过自己的心间。试想,谁又不会因被一颗真心惦记着而感动呢?

志愿者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曹陆凝 摄
手语操课程也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南财大郑慧彬同学介绍说:“孩子们积极参与、用心感悟,在游戏中释放了压力、激活了积极情绪,他们认识到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努力克服、从容前行,孩子们的积极反应,也调动了我们的情感投入。”
在经过三位一体的特色心理课程学习之后,小朋友们纷纷敞开心扉,向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闫敬霖表示:“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中,丰富的课程,补充了玉门学生在学校学习不到的课外知识与技能,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促进他们心灵的自我成长,激励他们从小树立奋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希望今后常态化的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不断助力西部青少年儿童成长。”

课程最后,志愿者和孩子们合影留念。赵振远 摄
活动的发起者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荣霞表示,今年是南京财经大学阳光公益城乡儿童夏令营项目开展第十年,支教过程中,不仅孩子们有收获、成长,对一届又一届的支教志愿者而言,支教之路是长途跋涉,更是锤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难忘经历!
通讯员 赵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