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学院:教育青春点燃漓乡之路,红色梦想点亮文化之心-985棋牌娱乐

 国际经贸学院:教育青春点燃漓乡之路,红色梦想点亮文化之心-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国际经贸学院:教育青春点燃漓乡之路,红色梦想点亮文化之心

发布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表时间]:2021-08-12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7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传球支教”团队正式开启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招收附近村庄30名学生,秉持“继承红色精神•特色课程启蒙”的目的,坚持“青春点燃漓乡路 红色领航足球梦”的主题,精准对接广西桂林灵川县海洋乡诸佳小学不同年级孩子的需求,提供课程衔接、作业辅导和党史专题教育等分类精准教学,同时开展传统文化手工、特色足球等趣味课程,助力乡村学生课程发展,为更多热爱学习的孩子们提供机会。

23349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的合照 徐锦涛

学手语习党史,砥砺爱党爱国情怀  

涵养爱国情感,家国之志,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志愿者许丹青利用手语操这种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艺术载体教孩子们学习《我和我的祖国》,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让孩子们在指尖与手臂的运动中更为深刻的理解歌曲中深沉的爱国情感,“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露出一首赞歌”的悠扬歌声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音乐的美感。负责讲解党史的志愿者龙周娜从鸦片战争讲起,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的屈辱与落后,而后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怎样曲折发展,又如何走向成熟等阶段进行深入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党的光荣历史,知道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党的丰功伟绩和党的伟大贡献,学习党史,有助于孩子们加深对党的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老师还通过图示视频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到红军如何进行艰辛的长征路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分享红色传统,红色经典故事等内容,对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促进作用。

ec5f5

图为志愿者教小朋友们《我和我的祖国》手语操 龙周娜

巧手捏泥塑,互赠表心意

手工课上,志愿者苏雯倩带领学生做俏皮可爱、简单易上手的小章鱼。虽然学生们都是第一次尝试做泥塑,但是跟着苏老师的步骤,每个人都做出了可爱的小章鱼。

接下来就是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的时间。志愿者周雨洁先确定了主题——传统文化节日相关,同学们可以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做出节日的标志性物品,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超乎手工老师们的意料,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做出来不少逼真写实、富有想象力的泥塑作品。

快下课的时候,大家互赠自己的成果。“老师……这个是送给你的。”黄成宵小朋友略显不好意思的把自己做的小章鱼给了支教老师朱春霞。“谢谢您教我不会的题目。”支教老师朱春霞非常的感动,“这个小朋友真的很认真,在作业辅导课上都会问我很多问题,希望他一直这么好学,开心成长。”

b641a

图为小朋友手工作品展示 谭巧露

e7175

图为小朋友手工课上自己尝试手工 谭巧露

fb664

图为小朋友向志愿者展示手工作品 谭巧露

以歌词大声告白,以歌声深情告别

志愿者龙周娜在音乐课上选择了一首表示离别之意的歌曲《再见》,她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我想用这首歌来表达我们支教团队对学生的告别。 维克多·雨果曾言道:“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引起共鸣的歌词会打动人的心弦,让人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释放出来,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支教老师们和学生之间愈发的熟络,这些记忆在我们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当所有支教老师和学生齐唱这首歌的时候,不少人都在偷偷抹泪。“老师,我舍不得您们!”小班长黄志诚突然站起来喊道。“老师,我们舍不得你们!”小朋友们跟着向讲台上的老师表达自己的不舍。

a77d9

图为小朋友与志愿者领唱 龚小庆 摄

感悟支教内涵,撒播教育之种

两个星期的支教旅程已经结束,孩子们的天真笑容已深深感染了志愿者们,他们调皮却不失礼貌,活泼可爱,志愿者在体验了老师们的辛苦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感受到了蓬勃朝气和动力。志愿者徐锦涛说:“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感受到家长们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感谢我们让孩子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公交车师傅会在放学时间在校门口多等我们一会;附近居住的奶奶每次看见我们都送给我们一些水果……这些都给了我很多鼓励和信心。我希望我能成为播种机,将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里,相信一定会有种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发芽生长。”

在灵川县海洋乡的支教生活中,团队志愿者们既从与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中获得了人际交往能力,也对我国乡村教育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体悟,培养了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志愿者们积极成为乡村孩子生活、学习、心灵上的“引路者”,积极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

通讯员 徐锦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