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报道,《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届时,国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过前挪后借形成的黄金周或小长假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单位进行协商,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图为《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此次“做四休三”团队调查的主要方式分为线下走访和线上调查两种,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从大学生到退休工人,都调查了他们对“做四休三”的看法。
在线下采访过程中,队员们采访了仙林大学城附近的100多名在校大学生和40多名在职员工。一名在职员工刘先生表示,他目前正常的五天工作制都无法保障,双休日经常加班,四天工作制的设想太遥远了。他还在采访中表示,除了休闲时间不充分之外,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我国居民休闲时间也不均衡、不自由。
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和2.25小时。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
图为尧化门附近线下采访 李佳橙 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4.1%“有带薪年休假,但不能休”,18.8%“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但不能自己安排”,而“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仅占31.3%。
调查显示,有业群体没有带薪休假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这一比例达到45.6%。其次是单位无带薪休假制度,比例为20.0%。竞争压力太大,担心失业也是另一个原因,占到12.8%。担心上司批评(2.6%),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休假(4.2%)。
在回答有无带薪休假单位所给的补偿时,36.2%的群体表示没有补偿。从日常周休情况看,周休状况与有业者所属的行业有关:75.2%的有业群体可以享受周末双休,这一比例高于2011年的72.5%;16.1%的群体只能享受周休一天,其余8.8%的群体日常周休天数则更少。
图为队员在甜品店内采访 王绪政 摄
绿皮书建议2030年全国实行“做四休三”
其实,实行四天工作制确有难度,但不等于永远无法实现,更不等于就不该探讨四天工作制是否可行。四天工作制在一些国家已经有了先例,在挪威、法国、西班牙等国家,人们的休息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我们虽然不能照搬,但是参照五天工作制度在我国落地成功,四天工作制度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由于现在的国情实行难度很大。推行四天工作制可借鉴推行五天工作制的逻辑思路,比如充分调研,广征民意。
图为线下采访填写调查问卷 张津铨 摄
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质量,远比延长工作时间更有效率,也更有意义。再说,休闲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可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公共政策的制定水平更高,官民之间的互动平台更多、效率也更高,因此也更有条件探讨四天工作制的实施可行性,使之成为良性互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