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日的企业考察和走访中,我校金融学院“椰”精于勤实践团对海南省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问题加深了认识,对海南省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海南来说,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带着之前调研所遇到的问题,7月17日,“‘椰’精于勤”实践团成员拜访了海南省工商联,采访了负责人黄琅同志。
实践队员来到海南省工商联 黄雨婷 摄
自贸区自贸港
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简称自贸区。海南的自贸区是全国的第十二个自贸区。
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简称自贸港。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海南有计划建立自贸港。
打造自贸区自贸港的优势
首先负责人黄琅给团队成员讲述了打造自贸区、自贸港的优点。第一,为企业的外贸交易带来便利;第二,在税务方面带来税种减少,税率降低的积极影响,工商联负责人称,未来目标是将企业所得税降到15%,个人所得税降到10%,这样来海南深造、就业的人的就业成本就会降低;第三,就是最关键的是自由度提升了,海南的货物、资金、人员的进出会比其他省份更方便,有利于国内和国外资金和人才的汇总融通,对海南当地的经济也会带来提升。
同时,根据我国目前海南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加快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强我国在整个南海地区的影响力,巩固我国领土主权。
工商联负责人在办公室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黄雨婷 摄
与周边的东南亚相比,海南的优势在哪里
由于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队员提出了“如何吸引外国投资者驻扎中国”的疑问,负责人表示对于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不必太过担忧。负责人表示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这基于几个客观事实。首先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可以在安全情况下发展;其次中国不乏内生动力工厂制造业;再次国内庞大的内需保障了经济的发展;最后,要的是体制一直在不断改革完善,以满足人民的切实需求。回到投资问题,这要考虑综合成本,其中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不是由劳动力费用一项决定的。东南亚地区存在很多劣势,例如产业链不完善,技术不到位,人民习惯差异等问题,所以东南亚仅凭是无法使国外投资者的目光从中国身上转移的。
如何稳定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以及跨境电商中转站
前几日实践团队员走访了海南省内各大企业,对于企业提出的“战略性政策目前实际上并未具体到战术策略”的问题,工商联负责人解答道,目前的工作重点在营商环境的建立。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是一个长久的项目,目前处于初始阶段,海南省需要打造建立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建立稳定高效的流通市场,目前只出台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案,自由贸易港的具体政策还未提出,预计在2020年前后出台。道阻且长,仍需努力发展。
当谈到海南省关税的降税政策是否会对国内的本土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时,负责人表示国家对于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是有规定的,降税免税政策只对海南本省奏效,当产品进入中国大陆时仍需补税,此外还有限额制度,对于关税问题我国一直是严格管控的,所以海南省关税的降税政策是不会对国内的本土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
关于海南有什么独到优势吸引国际货轮以海南为中转站停靠而不是香港的疑问,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形成这样的优势。对于海南来说,其周边地区如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港口发展的确要领先于海南,想要达到这样的预期,还是应该从海南自身抓起,将提到的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及人才做到位。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的市场扩张,在形成一定量的规模和业态后,海南才具备成为中转站的可能性。
在本次对工商联的走访调查中,工作人员对实践队成员对前期调研所发现的问题作出了解答。此次的海南省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是一项长久、重大的项目,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海南省企业和政府的联合发展。目前,海南省首先提出了自贸区建设方案,之后再继续提出自贸港建设方案,对于跨境电商中转站建设、以及如何提升海南省吸引力等问题,仍需要通过后期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调控来解决。
在之后的调研采访中,“‘椰’精于勤”实践队将走访各类线下门店,通过对基层百姓的访谈,了解其对于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看法以及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影响力,以及椰子特色产业线下发展的详细情况。
工商联工作人员在会议室与实践队成员探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问题 黄雨婷 摄
来源|“椰”精于勤实践队
文字|周澳 朱紫瑛
图片|黄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