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爱洒梧童”团队前往广西梧州市藤县新庆镇庆旺小学,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老师进行沟通,有效调动了课堂氛围让孩子们享受乐趣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伴随着炎热的夏天,我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支教。在这短短的两周的日子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收获知识的快乐和挂满了与我们玩耍时的笑脸;听到了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和支教老师们讨论课件内容的轻松却又不失严肃的声音;见证了“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力量,团队的成长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支教过程中,有一位阿姨真的很热情。在我们到达的那一晚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好。经过当地老师的帮助,我们被邀请去她的家里洗澡。在轮流洗澡的同时,阿姨热情招待了我们,还给我们准备了晚饭。不仅仅是一顿温暖的饭进入了肚子,还有阿姨的热情款待和温暖的问候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就像母亲关心自己孩子在外过得怎么样,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给予我们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我教过的孩子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前班的一个小女孩。她虽然口齿有点不清,但如果你耐心的倾听,你会发现其实她的可爱之处。在一天炎热的日子里,我去学前班上课,教他们折纸。孩子们活力充沛,学东西也很快;可就是他们每怎么注意细节,所以要反复的重复,以便他们能记住折爱心的步骤。在快要结束这堂课的时候,有位小女孩跑过来小声对我说,“老师,我看你流了很多汗,你口渴吗?要喝水吗?”,我顿时觉得这个小女孩好贴心,轻声对她说,“老师不渴哦!谢谢你的水!”。在之后的课堂当中,我会时常关注她,记得她的小贴心带给我的感动。
小女孩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开鑫摄
随着我们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变多,我们和孩子们互相越来越了解。所以每天清晨,不是闹钟把我们叫醒,而是孩子们站在校门口大声喊,“老师,快开门,快开门”,让我们哭笑不得。孩子们有时很调皮,特别是在课堂上。有一次在给六年级上传统文化课的时候,他们在课堂上说话,甚至盖过了我的声音。这时我很严肃的说:“在课堂上安静是对老师讲课的一种尊重”,他们当时就不敢说话了。虽然他们有时调皮,但也有特别感动的地方。在最后的结营仪式中,其中有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是我教过的学生,说了让我觉得这次支教不虚此行并铭记一生的话,“我会牢牢记住老师的教诲,努力考上自己的理想的大学,走出大山”。其实,我们有统计一部分孩子们的梦想,他们有的梦想是模糊不清的,有的是不够坚定的梦想。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他们之中有些梦想的坚定,希望他能给其他孩子做好榜样。
这次支教带给我不仅仅是感动,还有一些成长。
家访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开鑫摄
在预先安排的家访中,我们来到了山底下的居民区。我们一共采访了三家,其中有一家是我觉得最具代表性的。在这一个家庭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和照顾孩子。他们家的教育观念就是孩子能考上高中或大学,就送孩子上学,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关心很少,教育完全是孩子的事情。这是很多农村家庭的现实,孩子有没有读书意愿大部分是孩子的事情,而父母只是在金钱上出一份力。还有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很少,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缺失,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就体现在这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带去教育观念,改变他们的一些观念,希望能帮助他们,有走出大山的勇气。
我想我选择支教的原因有三,一是让他们明白接受教育,明白教育的力量;二是收获快乐,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好像再次回到了童年,那里充满欢声笑语;三是圆自己当老师的梦,体验当老师的感受,去感受老师的酸甜苦辣。
最后,我希望还能有机会去感受教育的力量,用自己微薄之力,激励更多的孩子,见证乡村教育的发展。(通讯员 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