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基于湖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对农村金融发展方向的调研分析-985棋牌娱乐

 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基于湖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对农村金融发展方向的调研分析-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基于湖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对农村金融发展方向的调研分析

发布者:中青校园 [发表时间]:2019-08-08 [来源]: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

基于湖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对农村金融发展方向的调研分析

季天文 赵淦韬 汤鹏 周浩 张译文 吴鹤 郑好 吴亚娟 宋佳洪 陈秋妍 王霆煊 刘佳晶 朱小碟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庞大,“三农”问题在湖南尤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必然需要引起重视。近年来,湖南农村金融服务在基层的存在感逐渐加强,对于“三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湖南农村金融规模与结构均存在不合理现象,湖南农村金融还需长足发展。

关键词:湖南“三农”;农村信贷;消费信贷

一、 引言

近期中央接连下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也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农村金融服务从无到有、从混乱到各项法制体系健全,信用系统逐步完善。湖南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乡村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现实,湖南常住人口6822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为3223.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7.25%;另一方面,2016年湖南农村居民消费对gdp贡献3428.32,相比城镇居民的8469.38,仅为后者的40.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的38.1%;与此同时,综合2013-2016年数据,湖南农村信贷总额维持在城镇16%左右。首先能看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农村金融尤其是在信用贷款方面,并没有匹配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农村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极大促进乡村振兴,47.25%常住人口将极大受益,这对民生和经济建设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 金融基础设施逐渐齐全,农村金融发展得到有利支撑

2002年12月31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方案》,湖南金融体系逐渐规范。2017年,湖南省新增蓝山、凤凰、洪江市等3个县市为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到2017年末,全省有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31家。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归集、应用、共享范围逐步扩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初步形成,社会诚信氛围日渐浓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展信用评价69.3万户,实现了20个国家级贫困县自助查询服务全覆盖。

湖南农村金融服务在金融硬件设施上也有较好的基础。本次暑期调研我们也发现,中国五大商业银行均在湖南农村大部分地区设有支行,专注于农村建设的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密集分布。以湘潭县排头乡为例,全镇共有天易农商银行支行3家,同时村民前往邻镇花石镇的长沙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上海农商银行也特别方便。湖南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商银行)在湖南共设机构网点4062个,其中3280个网点分布在乡镇和社区,实现乡镇全覆盖,是全省机构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对象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湖南农村金融服务具有基本的灵活创新性。依托手机互联网的掌上金融服务也逐渐推广开;基于不同目标产业以及人群的金融服务也逐渐发展。

从制度到硬件设施,湖南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都较为完备,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准备

三、 产业贷款助力农业发展,农担公司解决质押难题

湖南农村农业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金融信贷方面存在信贷质押难的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对于企业难以全面了解,加之农业企业主要资产为土地承包权,不能成为质押条件,大多数银行对于向涉农企业投放贷款是十分谨慎。

针对这一困难,湖南省财政厅出资,于2017年3月改组成立湖南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农担公司),与湖南省地区的农业银行、湖南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商行)等16家银行合作,为湖南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成为湖南农村金融服务在产业贷款方面一支生力军。湖南农担公司针对不同产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担保服务,为发展困难的产业提供优惠服务,如针对粮食的粮食贷最高利率为基准利率上调10%,而其他担保服务均为20%-30%。据湖南农担公司2018年快报,至2018年末,湖南农担公司担保贷款额度已经超过40亿元,为4639户农村居民提供担保,且在2019年1-5月期间平均每月增加参保居民167户、担保余额1.44亿元。而据《湖南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湖南农、牧、林、渔业贷款余额为254.6亿元,湖南农担公司对于湖南农业发展意义之大可见一斑。

在实际的调研中,湘潭县排头乡就有三家企业通过湖南农担公司的担保申请到300万元的贷款。针对农业的产业贷款发展卓有成效,应当以当前成效为基础,进一步稳步拓展农业产业贷款、降低小微农业企业的贷款门槛,完善企业信用评级系统、提高现有贷款标准,更好促进农业发展。

四、 发展农村消费信用贷款,带动农村消费水平提高

依据现有的数据,2013-2015年农村消费贷款占农村总贷款的比例大约为0.8%,而同期城镇的数据达到了15%。同样现象也可以从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看出:作为在湖南农村影响最大的商业银行,湖南农村信用社共有四种具有贷款功能的业务,其中两种仅向从事农村种养殖业、农产品流通服务业、个体工商业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主发行,额度较大,最高达200万元;只有“便民卡”一项业务具有专门的消费信用贷款性质,信用评级决定贷款额度,上限为50万元,但经对湖南省湘潭县排头乡回龙桥村村民的走访发现,由于现行信用制度仅初步建立,90%的村民信用额度仅为3000元,由于对银行还款流程的不了解,担心信用评级影响,没有居民选择使用“便民卡”进行消费,而是倾向于向亲朋好友借款。在消费领域,农村金融服务与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农村金融服务未能满足农村居民对于消费贷款的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农村地区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必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发展消费信用贷款是当前除稳定提高居民收入外,另一个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方式。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完成,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从2010年的5622元增长到2017年的12935.8元,七年间接近翻番,实际收入的提高就是贷款偿还能力的提高,这为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湖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595.2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906.27,而同期湖南常住人口为6860万人,随着社保和医保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在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消费减少,其他高层次消费相应增加;农村普遍存在的私人借贷现象显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潜力。从两方面来看,发展湖南农村消费信用贷款都是可行的。

消费信用贷款发展将会带来湖南农村地区消费一次改变。在水平上,消费信用贷款将提高当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将随之升高;在结构上,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除了基本的消费需求外,居民将会要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在观念上,居民在拥有稳定收入时,将会改变传统的“寅吃卯粮”思想,而转换为超前的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信用贷款带来的改变势必缩小城乡之间的金融服务差距,同时也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消费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让农村人口进一步脱离土地,增强人口流动性;同时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促进农业向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

五、 后记

湖南农村金融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实际走访中,小微企业主以及天易农商银行某支行行长均对近期扶农扶贫政策发自内心的赞叹。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湖南农村金融发展还没有达到普惠金融水平,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巨大,农村居民享受的金融服务绝大部分为存款业务,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首先涉农信用贷款规模仍处在较低水平,农村金融供给缺口仍然存在,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信贷规模;另一方面,优化农村信贷结构,提高农村消费信贷在农村信贷中的占比,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安徽河南等地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是值得学习的,在现今农村人口素质和通信水平得到提高的现状下,依托现有的条件切合实际对湖南农村金融服务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

六、 参考文献

刘青平.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农村消费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周磊.湘潭大学.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何广文,刘甜.《学术界》月刊总第245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

聂玲.《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6年12月.金融抑制下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a]

杨琳.《河北企业》2018年第12期.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a]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