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穿行于博物馆之中,与艺术家促膝相谈-985棋牌娱乐

 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穿行于博物馆之中,与艺术家促膝相谈-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正文

实践动态|中青校园: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穿行于博物馆之中,与艺术家促膝相谈

发布者:中青校园 [发表时间]:2019-07-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宁波7月22日电 (通讯员 杨君瑶 罗佳羽)7月3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宁波市地方戏曲文化保存和发展现状调研”实践队来到了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博物馆和甬剧与艺术博物馆开始调研工作。中华戏曲源远流长,古今曲目浩如烟海。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如今,戏曲文化日渐式微,为了弘扬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韵味,实践队从探寻博物馆出发,去近距离感受戏曲之美。


穿行于博物馆之中,回味宁波戏曲

宁波市地方戏曲文化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调研小队践行由浅入深的方式,从博物馆开始一步一步探寻地方戏曲的魅力。 2019年7月3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自身承载了宁波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实践队员们在阿拉老宁波民俗展馆中参观了宁波地方戏曲的部分,对宁波市地方戏曲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宁波市地方戏曲包括:越剧、甬剧、宁波走书、宁波评话、四南明词、唱新闻、小热昏等,种类丰富、历史悠久。

团队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寅凯 摄

为了进一步探寻地方戏曲的历史、表演形式及受关注程度,7月3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甬剧艺术博物馆进行参观,甬剧艺术博物馆为新建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外观就能感受到其浓厚的戏曲艺术氛围。

甬剧艺术博物馆外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寅凯 摄


与艺术家促膝相谈,采访甬剧演员钱肖琳女士

在征得甬剧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后,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了甬剧演员钱肖琳女士。

在下雨天博物馆的屋檐下,实践队成员杨君瑶对钱女士进行了简单的采访,采访期间由徐寅凯负责视频拍摄,罗佳羽负责拍摄照片和录音工作。

采访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罗佳羽 摄

钱女士是一位甬剧演员同时也是甬剧艺术博物3馆的工作人员,她作为青年地方戏曲演员群体的代表说出了现今宁波市地方戏曲面临的尴尬局面:年轻人对其所知寥寥,戏迷越来越老龄化。钱女士讲到,新建的甬剧艺术博物馆平时基本都是老年人和戏迷们来参观,偶尔有少数团体组织前来来参观,人流量很少。

传统戏曲文化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发扬,钱女士说为了使戏曲爱好者更加年轻化,宁波市各戏剧组织都在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宁波市内及周边的一些中小学培养了许多小小戏曲爱好者。

钱女士还讲到,传统戏曲也应该要与时俱进,近几年甬剧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形式上甬剧演员们与时俱进,在一些剧目上服装和妆面都更加日常化,台词更加生活化,同时也保留了甬剧的唱腔和特点,还是使用宁波方言进行表演,将传统戏曲与潮流相结合起来,碰撞出更具时代审美价值和观赏趣味,更为大众所喜爱。

在采访结束后,钱女士非常热情地向实践队成员讲解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背后的故事,介绍了许多老艺术家的辉煌经历,带着实践队员们从前厅到后展厅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甬剧发展历程中的变迁。钱女士还给实践队员们着重介绍了几个甬剧的经典剧目如《典妻》、《田螺姑娘》等的渊源,并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参演的几位甬剧艺术家的经历和在戏曲界的成就。钱女士还带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甬剧的舞美和服装等道具,用实物展现甬剧创新发展的历程。

从20世纪到21世纪,生活里有什么,甬剧就演什么。亲切的宁波方言、或风趣或悲怆的情节在甬剧艺术博物馆里以图片、3d息影、和甬剧老物件为载体展现出来。甬剧记住了老宁波,老宁波也记住了甬剧。

实践队成员与钱女士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罗佳羽 摄

甬剧艺术博物馆之行对实践队员来说充满了惊喜,崭新的建筑中容纳的是宁波地方戏曲之一——甬剧的灵魂。走进甬剧艺术博物馆的深处,实践队员们在了解到现存宁波市地方戏曲发展问题以及各从业者正在实施的解放方案的同时,也为宁波市地方戏曲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