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宣讲会暨揭牌仪式
与西山镇陡寨村老歌师们合影
近日,外国语学院“古梦清泉”暑期实践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组织“少年侗歌班”侗族大歌传承帮扶活动。《南京晨报》、“江苏教育发布”、中国社会科学网分别进行了报道。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侗族大歌目前已处于逐渐衰落和亟需保护的境地。为此,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侗族大学生石贤同学组织发起了“古梦清泉”暑期实践团,旨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7月16日上午,该暑期实践调研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政协会议室举行了“少年侗歌班”项目宣讲会暨揭牌仪式,7月20日正式开班。经过前期的报名和筛选,共有36名西山镇侗族小学生参加了此次侗歌班的传承学习,这些孩子多为当地留守儿童。“少年侗歌班”邀请西山镇陡寨村的老歌师,依托西山镇陡寨村歌师和学员资源,目的在于使濒危的侗族大歌得到“隔代传承”,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意识。本期侗歌传承班为期半个月,得到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网址链接:《南京晨报》:;“江苏教育发布”:;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gd/gd_rwhd/201507/t20150729_2098414.shtml。
外国语学院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