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家庭是整个社会构成的细胞,那么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则更像是连接各个运作“器官”的一条条血管,整合、运输、传递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为了响应政府推动服务型社会发展的号召,也为挖掘当代市场化经济的生机活力,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ibb(idea blue box)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走访了南京市浦口区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以及接受其成功孵化的八个社会组织,来探究“组织孵化”的新模式是否真正能将服务推向组织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7月29日,队员们结束了为期三周的走访。
浦口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成立于2013年4月,主要是由浦口市民政局依托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专业团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社会组织与发展平台,推动“多 1”的组织创新发展模式。ibb团队的大学生们主要来自于社会工作专业,因此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社会服务行业、福利事业、慈善公益等相关领域十分关注。实践过程以采访的形式为主,并辅助性地参与部分组织的近期活动,例如浦口区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的“音乐照顾”,以及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主办、恩派机构承办的“我行我show”起航月授标仪式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接触,大学生们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一个组织由孵化到成熟的完整发展历程,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治理视角来发现“组织孵化”新模式中的优势和弊端,既发挥了研究调查的实践性作用,也为组织未来更长远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ibb大学生实践团队的领队向队员们表示:“大学生的学习不应当拘泥于课本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够深刻体会到,其实‘组织’和‘市场’并非是空泛的课本名词,它们来源于我们最本真的生活,并且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在提及社会组织创新模式发展现状时,ibb团队表示积极支持。尽管存在资金使用、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部分不合理之处,但大部分项目执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团队成员们也很期待这些组织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