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020年7月,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同学们受到启发,成立了江苏疫情防控法治研究团队,决定以江苏为实践中心,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江苏疫情的法律保障落实情况。
根据团队成员的前期研究,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给各市疫情防控指明方向,例如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依托南京市安全生产网格化机制和“181”信息化平台,快速开发疫情监控平台;常州市财政发布了面向个人的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同时也给予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来缓解因隔离规定出现的经济滞缓问题等等。
![](/uploads/image/_cbda/c90d0dbf28256895bf9b6d90de5_01a774a0_a83e.jpg)
团队成员召开视频会议讨论调查问卷的内容 通讯员徐欣然/摄
这些规定,大家都能够了解吗?这些规定落实到寻常百姓家了吗?随后,在假期和疫情期间特殊情况下,团队成员召开了腾讯会议,并决定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初步调查并且得到了大量的回应。
![](/uploads/image/_f7ba/e88ce101b4b6570eb3d6406ff7d_ac5f3dbe_1460a.jpg)
团队成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宣传与分析 通讯员徐欣然/摄
数据来源遍布江苏十三市,团队成员考虑了各个方面的问题,经数据统计发现:大多数(69.7%)人是部分了解,完全了解的人仅占近二成不到,不了解的人依然存在,所幸较少,占3.03%。
至于了解疫情防控的途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电视、新闻客户端为三大巨头,通过征服发布文件了解的较少,可见,网络信息平台是当今宣传普及政策的较好方式。
了解后是否会遵守,调查结果较为乐观,十分遵守和基本遵守几乎各占半成,不遵守虽然仅有3.03%,但不可否认是依然存在的。
团队成员也调查了人们对所在地区隔离规定的看法,结果十分乐观,仅有一位青年表示不满意。
具体到违反隔离规定的行为,普通群众防护措施不到位尤其多,其次为疫情过程中编造或者传播谣言,还有不如实登记信息或拒不检测等等,小组成员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具体调查,并从法律方向研究原因及对策。
大家对隔离规定对遏制疫情的满意度及所在地区发布本次疫情信息的及时程度,情况都十分乐观,极少数人觉得不满意或者觉得信息发布不及时。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节选 通讯员徐欣然/摄
团队成员不仅仅进行了网络的问卷调查,还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趁着暑假期间,团队成员分工多次进行了实地调查,黄秋瑾在社区进行问询,为了更加专业的角度,徐欣然深入法院进行调查。李同学提到了小区网格化管理,刘先生了解南京“181”疫情防控平台等等。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为例,在疫情紧张的阶段,街道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宣传方面,还通过电子屏、微信群等形式向居民群众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增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并取消各类文体及宗教活动。截至一月末,共印发海报、告居民书、提醒书、通报等共计75000余份,提醒居民已达万余人次。最后大家也借这个机会像调查对象进行了一些普法宣传。“在采访路人的时候,因为路人随和态度似乎也觉得和陌生人谈论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在给旁人做普法的时候,一想到能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做一点小小贡献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团队成员黄秋瑾表示。
![](/uploads/image/_eab8/8ef15c9d7c293d9be93c8257c96_2449b4fd_43e01.png)
团队成员进行线下问卷调查 通讯员徐欣然/摄
团队成员表示将会进一步进行调查整理,从而能够在对比中探寻现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优缺点,并更深入地寻找法律法规落实缺陷背后的原因。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依靠制度权威应对疫情冲击,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对未来出现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更完善更有力的应对措施,政府能及时地解决突发问题,并增强国民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抗疫正能量!
江苏疫情防控法治研究团队
通讯员 徐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