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探寻网络救助众筹,研究众筹法律规制-985棋牌娱乐

 法学院:探寻网络救助众筹,研究众筹法律规制-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法学院:探寻网络救助众筹,研究众筹法律规制

发布者:法学院 [发表时间]:2020-08-15 [来源]:团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新时代网络救助众筹以其筹集速度快、成本低、门槛少等优势激活了社会网络“差序格局”中的社会资本, 为生活困难、深陷困境的个体提供了“弱有所扶”的防护线和安全网。 近几年,以“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为代表的网络众筹平台发展迅猛,给许多因意外事件、重大疾病而陷入困境的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筹款救济渠道,很多家庭在平台的帮助下,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的无私资助,得以渡过难关。 “互联网 ”网络救助众筹中筹款流向不透明、平台审核不严格等问题致使网络救助众筹平台面临认同危机。2020年7月以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网络救助众筹现状及法律规制研究团队”走进江苏十三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部分受过网络捐助的网民进行了线下采访。受疫情影响,此次实践活动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人物访谈和线下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次社会实践首先进行了线上问卷调研,团队成员制作了面向社会的网络众筹相关问卷,总计收集有效问卷334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23.05%的人没有在网络众筹平台上捐过款,42.22%的人捐过一两次,19.35%对人捐过3-5次,有过5次以上捐款经历的人只占15.27%。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网络众筹平台凭借独有的优势迅速发展,为更多的个人和组织提供帮助。但由于其正处于成长阶段,还有许多不足,且一般善款的筹集要经过多次推送转发,第一次看见求助信息时,捐赠者会产生同情解囊相助,但是如果总是收到筹款消息推送会使捐赠者产生捐款疲劳,甚至怀疑平台单纯为了赚取流量进行推广,由此对平台产生信任危机。这些原因使得热心于网络救助众筹平台的人数占比较少,大多数人都是不参与或者偶尔参与网络公益活动。

网民曾经通过网络众筹平台的捐款次数

7月28日,团队部分成员邀请曾通过网络众筹平台进行募捐的网民进行线下访谈。救助发起人是患者的母亲夏知齐女士,其兄在治病中对救助过程进行公示。受访者杨帆先生首先感谢了水滴筹平台的存在对家庭在筹款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要不是水滴筹平台的帮助,真不知道孩子的病该怎么办。”当被问及有没有人对发布的救助信息感到怀疑时,杨帆先生则表示:并没有很多人对救助信息进行质疑,大部分捐款的网民都是看到朋友圈里的求助信息,是熟人发布的可能不会想那么多,也很感谢孩子的老师同学的积极转发杨先生还提及,捐款之前首先要进行发起人承诺、孩子的信息也已经进行实名认证和进行失信筹款人黑名单的过滤,并且平台需要提交医疗证明和就诊医院的认证,而发起人在实名认证外,也需要签署发布条款。现阶段筹款已经完成,再筹款的过程中,发起者也不断的发布进展,既包括孩子病情的进展,也有筹集资金使用的情况,“也是为了给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个交代”受访者扬帆如是说。

队员访问受捐助者通讯员 王子晶

但与此同时,团队的另一位成员采访的曾经受过网络众筹平台帮助的王旭先生,在网络救助众筹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不便之处。王旭先生通过水滴筹平台和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宣传,他们的确得到了及时的帮助,但是网络众筹平台对于他们家庭状况的披露,让王旭先生的女儿有了一些小小的困扰;并且水滴筹必须要求她拍摄她父亲受伤的照片,但当时icu是不允许拍照的,这影响了筹钱的进度,使得他们只筹到了预期金额的百分之七十。

队员来到医院探望王旭先生并和其女儿进行交谈 通讯员 李好

虽然随着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发展与运用, 慈善数据的实时性、动态性可以帮助救助众筹进一步拓宽和改善其公信力和认同性, 但救助众筹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动态流程审核与监管流程善款的使用监管无法做到清晰透明

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网络众筹平台是有效、快捷的求助方式。然而网上很多公益众筹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值得深思的。诈捐毋庸置疑地将会打击好心人的积极性,但好在网络众筹平台正在加强对这些求助信息的审核筛选。网络众筹平台正在以它的独特优势扩大影响力,网络慈善有关的立法也在更加完善,使得网络公益募捐更加安全可靠,真正让求助者受益。

通讯员:王子晶 李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