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全国,作为服务业支柱的餐饮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中小餐饮业。为了解此次疫情对小餐饮的影响及后疫情时期的餐饮复工情况,经济学院“疫情下的小餐饮调查小组”成员于7月26日-8月3日实地走访了多家小餐饮。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在线上进行,与指导老师建立了qq群,沟通此次对小餐饮的调研的重点,围绕调研重点制定了相应的问卷。考虑到难以在网上找到填写对象,为保证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小组决定实地走访去发放问卷,并且与餐饮老板沟通交流,以求可以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
小组成员在发放问卷 尹陆拍摄
为不影响店主的正常营业,小组成员选择下午人流量稀少的时间段去餐馆采访。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餐饮,小组成员不仅仅满足于发问卷,更积极与餐饮老板交流。采访的老板一致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中过得水深火热,现金流枯竭,食材,营业额接近为零,房租却一丝不减,饭馆开一天亏一天。一位大妈表示“这是开小饭馆十多年来过得最清闲的一年,也是白头发疯蹿的一年,心里实在着急。”
这些是中国餐饮业真实而残酷的小缩影。中国小餐饮占据餐饮生态的90%以上,它们多是夫妻店、街边店和小个体。在资金雄厚的大餐饮苦不堪言时,小餐饮更是被逼至绝境。据天眼的信息,截至5月25日,今年餐饮行业新增注销、吊销的企业超15万家。而餐饮业作为民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因此餐饮业的复工对于整个经济恢复来说至关重要。但是餐饮业的复工着实不易,由于餐饮业本身具有的人口密集型和人口流动性特点,防疫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前顾客可以尽兴享用美食,现在多了很多约束。因此很多门店虽然开门,也是门可罗雀。
小组成员选择客人稀少时段餐馆的场景 成员尹陆拍摄
被问到疫情期间是否采取新的经营模式时,许多店主说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外卖平台收费太贵,利润接近零。许多夫妻店的老板表示今年这个情形只求店铺能继续开下去,能够维持基本的开支就是万幸。不像餐饮龙头企业,小餐饮业主不敢祈求多大利润,他们开餐饮就是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赚点小钱养老。小餐饮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企业,它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疫情期间关闭的店铺,预示着孩子的学费可能落空,老人的医药费可能没有着落,拖欠的房租可能数目又要递增。
餐饮老板在填问卷 成员尹陆拍摄
在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老板都很乐意填写问卷,并且主动说起疫情期间的经营情况。小组成员注意到,对于问卷一些具体的问题,店主认真思索了良久才落笔。
收集的问卷 成员唐翠苹拍摄
经过亲身经历,经院小队的成员进一步认识到此次“黑天鹅”新冠疫情事件对于广大小餐饮从业人员的沉重打击,深刻体悟了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关于餐饮业复工及发展建议还有提案的现实意义,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刘延云提出的八点建议中的“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房租减免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房屋出租方减免餐饮企业的租赁费用”“建议政府部门出台加强外卖平台佣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牵头组织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进行协调协商,切实降低外卖平台的佣金费率,防止形成行业垄断”。而李克强总理在5月22日不仅提到了市井烟火恢复的话题,当天所作的政府报告明确提到“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更好发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这也让餐饮和零售企业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民以食为天”,百姓对于美食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暂时被疫情压制,在国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的情况下,餐饮业也在渐渐回暖。
写稿人:唐翠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