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走进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探访红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985棋牌娱乐

 新闻学院:走进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探访红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新闻学院:走进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探访红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

发布者:新闻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22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2019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精准扶贫”提出六年来,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在扶贫一线默默工作的扶贫干部却鲜受关注,因此,我校新闻学院“记录者”团队以扶贫干部为主角,在全国7省展开调研。8月10日开始,“记录者”团队四川小分队在四川省安州区沸水镇红星村进行走访调研。

贫已脱,将致富

红星村位置较为偏远,村里的发展也较为落后,扶贫干部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当地发展的扶贫策略,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村民脱贫。小分队有幸拜访了“第一书记”刘江海。

小分队首先跟随刘书记赶到村委会,在这里,小分队了解到,在2018年底,红星村已经实现了全村脱贫。同时,新建的村委会也设置了一些健身设施,因此,村民们每天晚上都可以在村委会前的“文化院坝”跳坝坝舞、打乒乓球等,丰富了闲暇生活。

红星村村委会 李琴摄

脱贫之路缺啥补啥

小分队了解到,红星村的扶贫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沸水镇的致贫因素之一是缺水,红星村也不例外。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村子的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较为困难。因此,沸水镇凝聚全镇之力,修建白水湖提灌引水工程(二期),该工程经水晶村、天佛村、胜利村、三合村、风香村至红星水库。白水湖提灌引水工程于2017年7月开工至2018年5月11日正式竣工通水,解决了全镇的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奠定坚实基础。

 

红星水库局部 李琴摄

此外,道路不通也是红星村的致贫因素之一。在早几年,红星村还是一个没有公路的落后村落,村民如果要去镇上“赶场”,必须走很长的一段泥泞小路,因此,大多数村民一年只会赶一两次。而且村干部在赶去镇上开会时,一般要带两双鞋子,一双雨靴,一双正式的鞋子。“要想富,先修路”,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修路就会使村民的土地面积减少。在刚提出修路的时候,许多村民就有抵触情绪。但是在“第一书记”刘江海和其他村干部的一番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选择无偿让出自己的部分土地来修建道路。2017年9月,起自红星水库的下环线产业道路正式通路,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除此之外,该道路的建成也为红星村的水产、桑蚕、青花椒等生态种植养殖产业提供基础支撑。

沸水镇红星村下环线 李琴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对“第一书记”刘江海采访中,小分队了解到,刘书记是从2015年开始参与红星村的扶贫工作,这些年来,和当地干部一起帮助村民们解决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

 

办公室中工作的刘江海 李琴摄

同时,他深刻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根据红星村的自然条件引进特色桑蚕种养殖,也和绵阳蜀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带来了985棋牌娱乐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降低了发展风险。并且红星村的桑蚕养殖基地,泥鳅养殖基地,青花椒种植基地,以及黑芋种植基地,都会让当地村民帮工,因此,村民也能靠自己的劳动拿工资。刘书记告诉小分队成员,这些活60多岁的老人也能做。

黑芋、泥鳅、桑蚕、青花椒四种养殖基地 李琴摄

红星村的扶贫工作做得好,也得益于“四多”群众工作法,也就是“多接触,暖民心;多倾听,集民智;多引导,转观念;多办事,惠民生”的四多方针。正如宣传栏上写着的“‘四多’群众工作法,助推脱贫奔小康”,好的指导方针往往能使扶贫工作事半功倍。

在短暂的扶贫调研工作中,小分队体会到到红星村村干部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决心与信心,见证了红星村的蓬勃发展,更加深刻的明白了扶贫工作之路没有捷径,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供稿:“记录者”团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