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总体幸福指数也得到大幅提升,但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开始凸显。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长期坚守在第一线的环卫工人作为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队伍中发挥着主干力量的群体,其生活状况更是值得关注。因此,关注环卫工人的生活满意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了民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叶落无痕团队选择对环卫工人的生活现状满意度进行调查与研究。经过第一阶段的集体调研和第二阶段的补充采访之后,团队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了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市民对于环卫工人是否关注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卫工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仅有14.3%的市民经常关注环卫工人这个群体,44.7%的市民有时关注,35.4%的市民只是偶尔关注,还有5.6%的市民几乎从不关注这个群体。可见,环卫工人受市民关注度仍比较低,对于环卫工人的生活现状缺乏了解。正是因为多数市民对环卫工人的关注度缺失,在提及当前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强度、休息周期、月收入等方面时,大多市民坦言对这些方面关注不够,不了解。
(队员在江宁区采访 朝木日力格摄)
而在另一方面,市民普遍的都认同环卫工人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市民被要求选择词组来描述环卫工人时,有36%的市民选择了勤俭节约的,48.3%的市民选择了对社会贡献大的。可见,大部分南京市市民眼中环卫工人的形象比较正面,愿意去接纳环卫工人融入社会生活。一位来自江宁区的老爷爷是环卫工人忠实的拥护者,他告诉我们,每年夏天,他都会租一辆旅游车沿街为环卫工人提供解暑的绿豆汤,“能做的不多,只能做些小事儿。”这位爷爷还和我们聊到部分年轻人对环卫工人的态度,他说现在年轻人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少,瞧不起环卫工人的情况也少有发生,环卫工人的生活状态也在一天天的变好。
随着智能化普及,在面对智能化走进环卫事业的现象时,有超过半数的市民表示愿意尝试环卫事业,可见大家对环卫行业的偏见正在逐渐消除,环卫事业也在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环卫工人基本情况及其生活满意度数据 张阳制图)
在调研中,有72.1%的环卫工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挺满意。工资能够满足生活需要,自己的劳动能够为家庭带来一点补贴或者是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能给自己的百无聊赖的退休生活找点儿事情做,只有在采访过程中,你才会发现,原来环卫工人的幸福如此简单。
在受访的环卫工人中,年龄在五六十岁的群体占六成多,而城市人口仅占到34%,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调研结果我们还发现,大多数环卫工人每天要工作八九个小时,一周也只有一天休息,工作强度比较大。并且许多环卫工人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大多是在工作结束后临时找个地方休息几分钟。有不少环卫工人告诉团队,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工作地点没有阴凉的环境,他们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休息场所可以给他们歇歇脚,避避暑。

(环卫工人参加安全培训 王学勤摄)
近些年来,环卫工人作业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环卫工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保障作业安全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环卫工人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美容师”,他们的作业安全必须得以保障。27.9%和66.7%的环卫工人分别表示自己的作业环境安全或者较安全,而仅有5.4%的工人表示工作环境不安全或者没有保障,同时,有80.2%的环卫工人表示公司会对其进行安全培训,说明公司对于环卫工人的安全问题十分关注,能做到想办法来守护工人的安全。在调查中,一位环卫工人阿姨指着她身上的通讯设备告诉我们,每天早上,小组长都会通过对讲设备强调注意安全等等,有时候中午还会再强调一次。在环卫工人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通过培训来增强环卫工人的安全意识的方法也应该在各个环卫公司传播推广。
市民认可度的提升、社会关注度的增加,都促使环卫工人的生活现状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处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水平。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第一力量,关注他们的需求与困境,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获得幸福感,无疑是值得被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