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学院:“足球归漓乡·绣球至南财”——扎根壮族文化,放眼繁华世界-985棋牌娱乐

 国际经贸学院:“足球归漓乡·绣球至南财”——扎根壮族文化,放眼繁华世界-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国际经贸学院:“足球归漓乡·绣球至南财”——扎根壮族文化,放眼繁华世界

发布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20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713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开展的“足球归漓乡·绣球至南财”支教活动已进行到了第五天。今天的课程以“文化课堂进校园”为专题,扎根于广西的壮族文化,让广西的孩子们在了解传承自家文化的同时,放眼繁华世界,通过各种益趣结合的学习方式感受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

叹祖国万里河山,绣壮家千年文化

在趣味地理课上,志愿者老师给小朋友们展示了诸多展现祖国壮丽山河的图片,从万里长城到布达拉宫,从皑皑雪原到大漠戈壁,千姿百态的祖国河山让小朋友们发出了声声惊叹,眼神中闪烁的是对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祖国河山的向往。接着,从中国地图入手,志愿者带领同学们简单的了解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中国省份的理解与记忆,老师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省市歌,课堂在朗朗读书声中悄然结束。

(趣味地理课上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领略祖国河山 资薇 摄)

接下来是本次支教的特色课程——绣球文化课,志愿者和同学们学习了解了绣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并课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工绣球,和小朋友们学习并亲手感受广西的绣球文化。面对纷乱无序的绣球材料,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无从下手,但孩子们身长在壮乡文化的土壤中,受壮族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作为壮乡绣球文化年轻一代传人的他们,慢慢地也找到了手工绣球的窍门。

 

(绣球文化课上孩子们专注于做绣球 资薇 摄)

与此同时,各位老师也纷纷加入,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动手的乐趣。平常再怎么性急的孩子,此时也收敛了情绪,专注于手中的一针一线。当了解到支教小队的志愿者老师多来自于一千多公里外的江苏省时,孩子们纷纷将自己小组做好的绣球送给志愿者们,作为信物,期待与志愿者的来年再会。而叶梦程小朋友作为支教班级的小班长带头发言道:“绣球是我们广西的特产,老师们从很远的地方过来,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我们应该把自己做的绣球送给老师们。”当孩子们拿起自己做好的手工绣球并纷纷送给志愿者们时,团队负责人覃铄雅表示,“绣球文化是广西独有的壮家文化的代表,我们将江南文化带到了这片壮家文明的土壤上,而我们也获得了孩子们亲手做的手工绣球,小小的绣球不仅是对我们的文化馈赠,更承载了这些绣球小传人们对悠久的壮家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做手工绣球 覃铄雅 摄)

放眼看世界,几度梦回三国

在了解到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求,小队成员们按照孩子们的喜好特准备了三国历史文化课,由志愿者戴泽宇为大家讲授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课堂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展开,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孩子们,都在此时露了一手,轻而易举就答出了“四都督”“五虎将”等问题。接着,志愿者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俗语出发,讲解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俗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中,渗透给孩子们一些朴素的人生道理。平常总有些喧闹的课堂,在志愿者妙趣横生的讲述中,也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随着故事中人物的经历,也或悲或喜,穿梭在历史长河之中,体验诸般奇妙人生。

在最后一节课,趁着长空还一碧如洗,小队成员与孩子们在校门口拍了合照。在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后面,是52颗在逐渐靠近的心。看着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大合照,志愿者梁鸿俊说道:“以支教为目的而来的我们,在这短短几天内,已然与孩子们有了更为亲密的联系。于孩子们而言,我们是文化的传递者,是新世界的开启者。于我们而言,支教者的身份,不仅是压力,更是动力,鞭策我们,让我们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构建更为美好的明天。”

(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合照 黄彬 摄)

 

通讯员:梁鸿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