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里有览不尽的苍山洱海;有喝不完的林间山泉,特色产业更是数不胜数。7月中旬,我校金融学院 “融惠彩云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云南大理的永平县展开相关暑期调研活动。
一腔情怀坚守产业冰山 满怀信心走出融资火山
“世界坚果看中国,中国核桃看云南,云南核桃看永平。”云南坚果种植面积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为规范化核桃产业,云南省建立了省绿办、省坚办,并将核桃列为当地的八大产业之一,永平县更是一县一业示范县。因此,实践小分队参访了“果亮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负责人的介绍让成员们了解到,核桃产业近年来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核桃价格连续五年下滑,2017年、2018年更是出现断崖式下滑,从30多元一斤的价格降至8元一斤,对全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众多核桃公司生产难以为继,纷纷宣告破产清算。
目前传统的核桃市场呈现出散卖散卖、毫无规矩的状况,再加上消费者观念急剧转变,追求高质量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供大于求却又产能不足的矛盾局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产业规模较小,尽管行业供给过剩,但单一企业的生产却无法供给大型企业;二是质量,现有生产力无法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核桃。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果亮企业负责人 朱晶晶 摄)
就贷款融资问题,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从18年开始,政府开始发放产业贷款,果亮公司便是主要通过此途径进行融资,并且融资也较为顺利,但是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短贷长投”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使得企业融资手续过于繁琐与反复;其次,现行的贷款利率普遍在10%以上,超出了大部分企业的偿还能力,政府应向服务型转变,降费低税,并强化监管职能,解决大量产业融资流向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助推当地产业发展;最后,顶层政策落地困难,政府的无担保无抵押的税贷通项目在施行后,实际运行与初衷不符,需要政府进一步落实。”
此前政府主张的去杠杆政策成效不显著,反而给企业运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向低利率稳杠杆转变。另外,政府次贷把关不严、财政收入与财政政策不匹配,政策落地慢是对企业来说较为严峻的三个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果亮公司负责人提出了“三项政策叠加带来四好”,即政府财政政策、脱贫攻坚扶贫政策、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三类政策叠加颁布施行,带来的好处涵盖政府、建档立卡户、企业、银行四个对象。
负责人还提出了“三大山”现状,产品冰山——产品难卖、融资高山——融资门槛高、转型火山-转型升级风险大。因而将资金整合到产业上,精准落实到企业当中,是政府需要着力去完善的工作。
(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朱晶晶 摄)
了解到相关情况以后,团队成员侯晓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初级标准化加工是必经之路,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散户集中起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产销通过企业对接,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追可求可诉,这样既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也能够为核桃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本次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普惠金融政策在大理自治州的地方产业尤其是八大支柱产业当中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距离政策完全落地还需要较长的阵痛期。在政府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之下,普惠金融政策一定能够扎根于基层,深入群众当中,大力助推产业发展。
审视当地产业发展现况,找好着力点再对症下药
穿梭在小雨之中,团队成员又来到了永平县农业农村局,受到了马主任的热情接待。
在被问及现行的政府政策时,马主任向小组传达了永平县2019年“建基地、扶龙头、强加工、兴科技、创品牌、拓市场、展文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并列举了几类符合永平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由几个村民牵头带动其他村民共同生产同一技术标准、同一品种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村自发组织,政府进行贷款补助的村级互助社等模式,都是永平县政府对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永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 朱晶晶 摄)
同时,马主任阐述了永平县普惠金融的落实基本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情况:2018年永平县种植业保险涉及险种包括水稻和玉米,财政补贴比例90%,农民自负10%,保险实际收取总面积16万余亩,投保费31万余元。各类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减少灾害、疾病和市场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冲击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保护了农民开展种植的积极性,对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最后,马主任提出了自己对普惠金融的未来展望:“想要真正落实普惠金融,除了政府需要做好扶持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还需要龙头企业做好带头作用,增强中小微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影响力。这样,既能使普惠金融政策切实落地,也能积极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与负责人的交谈,团队成员赵海钊感叹道:“政府有一颗落实普惠金融的心,企业能够巧用政策、助力自身发展,才是真正有利、有益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负责人合影 朱晶晶 摄)
企业、政府双双联手,看清现况,改革模式,让普惠金融政策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企业冲过三座大山、成功转型。此次参访不仅让团队成员看到了政策的落地情况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让他们明白了政策怎样实施才能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让普惠金融政策不负这片幸运的土地,更不负这片土地所哺育出的千千万万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