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不可避免的具有保守性,封闭性等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还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呢?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基于这样的思考,7月7日我校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浅析南京古文化遗产经济建设——以‘夫子庙花鸟虫市’为例”小队决定着眼于南京古文化遗产的经济建设,走访了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
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在明末清初产生,民国时期形成一定规模。它的存在及发展见证着南京的历史长河和南京人民的市井之乐,是老南京人极其喜欢的地方。
(市场内部商品种类 朱研 摄)
自2003年开始,花鸟市场在夫子庙一开就是11年,在夫子庙地区经营虽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很多问题。从夫子庙的老员工口中了解到,那时花鸟市场虽然繁华,但管理起来十分麻烦,卖花草的和卖宠物的商家都错落分布,管理和卫生处理问题日益显著,再加上夫子庙对于人文旅游建设的需要,花鸟鱼虫市场渐渐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问题。
于是,自2014年始,桥瓮花鸟市场开始投入使用,桥瓮花鸟市场在城东梅家廊路,对面是七桥瓮湿地公园。门口的招牌挂的却是夫子庙花木鱼虫市场,也许南京人更熟悉的是它的前身--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
(花鸟虫鱼市场正门 朱研 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断成长壮大。由于其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两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往往矛盾对立,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发展,还需要市场、政府、产业主体、个人等共同努力、携手解决。
因此,本次实践活动,小队为了研究南京古文化遗产的经济建设,走访了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通过前期的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后来的实地走访,收获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并以“花鸟虫市”为例,研究其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从而提出对于南京古文化遗产经济建设的一些建议。
(问卷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和数据,小组讨论了实践收获,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所处的位置略偏,附件的交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的加强,附近并没有地铁的建设,使得许多顾客只能闻其名未能闻其身。并且,太过于市场化建设的花鸟鱼虫市场让人总有种进入菜市场的感觉,远远未能给人以文化浸染的感觉。
(成员在市场内走访 朱研 摄)
另外,花鸟市场搬迁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但实地观察的结果是卫生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管理的难度还是存在。客流量可能搬迁过后的一大难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的时间不对,完全无法感受到以前花鸟市场那番热闹的景象,花鸟鱼虫文化的重建之路任重道远。
再者,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人类文化遗存资源,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在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各地出现了传统文化保护热。但巨大的保护投入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文化保护难以为继。因此,提高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发挥其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此反哺其社会效益的发挥,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和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守礼思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儒家文化的“节用”“富民”“使民以时”的思想,养成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和美德。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积累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场内部摊位 朱研 摄)
其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些传统文化可以形成文化产业资本、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从而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从国际经验看,单靠政府投入保护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市场机制对非遗进行保护和开发,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市场操作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了“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例如,英国、瑞士、芬兰等国家对非遗保护极为重视,这不仅是出于维护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考虑,而且是由于看到了极具特色和魅力的非遗能够催生新的行业和产业,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对以上现象,小队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其一,树立投入产出意识。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存留至今是因为其发挥了经济功能,促进了经济文化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艺术瑰宝,更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复制的经济资源。因此,应树立投入产出意识,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把发挥其经济功能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千方百计提高经济产出,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其二,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夫子庙花鸟鱼虫市的建设不光与政府管理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商贩、消费群体等社会力量的贡献。对于文化遗产,政府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制定扶持政策,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可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同时注重发挥文化产业协会和专家的作用,积极开展非遗的宣传、展示、教育、传播、研究、出版等活动,推动非遗开发与保护的健康发展;延伸非遗产业价值链,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团队合影 朱研 摄)
总体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重视古文化,充分发挥古文化在新时代的经济作用,再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古文化的传承。当然,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文化传承人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这样才能让古文化在新时代发光发热。另外,对于南京古文化遗产的经济建设,推陈出新的现代化转型尤为重要。就如同夫子庙鱼虫市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断改进自身,融入南京人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的。古文化遗产在经历漫长的岁月后,一成不变是注定要被历史所抛弃的,紧跟现代化道路,作出适当地调整,才可以更好的发扬光大。
摄影: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