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力。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8月2日,我校金融学院“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小组”走访了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探访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税负状况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对于这些“高新技术大神”的影响。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目前的企业员工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些企业员工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各高校选拔而来的研究生以及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核心人员,拥有十分亮眼的“含金量”。对于这家16年成立、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的研发企业来说,减税降费政策对于企业能否实现腾飞、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起到关键作用。
负责人介绍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徐仁通 摄
切实的优惠与尚存的困扰
负责人向采访团队介绍,企业内部有许多自立的孵化项目,如果项目具有一定的挖掘价值,例如一些目前大形势需要大力发展的专利项目,政府根据提交的材料核定之后就会拨款进来,给予企业需要的帮助。同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还会提供许多专门的补助,例如人才补助、研发补助、自立补助和科技创新补助等等,其中人才补助即是根据企业内人员的资质进行补助,例如以工作人员中研究生、博士生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为条件提供补助,这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虽然减税政策将税率降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五,但是效果的显著体现可能要等到企业发展后期,创立前期高成本、低回报的状态使得目前的应交税额仍然是企业的一项负担,用负责人的话来说,“交的税几乎可以资助一个小的项目完成了”。社保费同样如此,虽然有所降低,但是对于非常缺少资金的企业而言比例还是不够,帮助不是很大。
与企业内的年轻工作人员交流。徐仁通 摄
便捷的渠道与更佳的环境
关于了解减税降费的途径,负责人表示税务局会通知企业财务部参加培训,培训中会有专业人员讲解最新的政策情况,如果有符合企业条件的优惠政策则可以填写相关材料备案登记,税务局审核后就会自动帮企业把税率减下来。这种集中了解、集中办理的方式深受企业的欢迎。各项补助的申请则由内部的科技项目部负责,部门内安排专门人员经常关注相关消息,有符合条件的补助就会统一组织提交材料。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其造价之昂贵尤其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拦路虎”,而一旦基础设施无法完善,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企业负责人告诉采访团队,现在企业正在使用的基础设施中很多都是政府扶持的,企业专心弄研发,设施由国家提供。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徐仁通 摄
通过探访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小组近距离接触了这些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科学与创新力量的“高新科技大神”,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减税降费政策。从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采访团队能够明显感受到年轻创业者们对于所在领域的热爱与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创业是艰辛的,在如今至关重要的科技领域创业更是充满未知的挑战,而有国家的支持与帮助作为坚实的后盾,相信“大神”们目前的种种困扰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带着年轻的活力与初心继续创造属于他们的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