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升,流媒体平台在电影产业内异军突起,对传统影院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校工商管理学院“new power”团队于7月4日至28日分别在南京主城区及北京、扬州、慈溪、太仓等地客流量较大的影院进行了关于流媒体视频时代下消费者观影行为及认知态度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流媒体发展仍受掣肘
7月4日至7日,“new power”团队在南京主城区国际影城、万达影城、仙林中影国际影城、卢米埃影城等五个观影人次较多的影院进行问卷调查。
图为团队成员向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 钱宇 摄
团队成员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表明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所催生的流媒体平台观影已经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选择之一。当被问到流媒体视频的优势时,33%的消费者的回答为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19%消费者的回答为片源较丰富;还有31%的消费者回答则为可以反复观看及搜索方便等,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赋予了流媒体视频天然的优势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有近40%的消费者表明在现阶段,流媒体平台的观影效果差,不能满足自己的观影需求;23%的消费者认为网络和设备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使用流媒体平台观影的体验感; 16%的消费者还认为流媒体平台的收费模式不合理,同时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对自己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除此之外,即使假设未来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到最新放映的电影,仍有69%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影院观影,仅有31%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观影。这些数据说明虽然网络观影带给消费者全新的观影体验,但在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和媒体设备的限制等因素,网络观影仍然有其劣势与不足,不可能“一家独大”。
图为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图表 沈熠鑫 制作
交流合作中寻求突破
为了拓展调研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获取更全面、更丰富、更充实的需求侧数据,从而更具体地分析流媒体平台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团队成员于7月10日至7月28日在北京、扬州、慈溪、太仓等地区发放问卷。结合线上调研,团队共计发放14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96份。
通过对这些城市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团队认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流媒体平台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影业的生态环境。网络观影这种个性化的观影形式不仅打通了更多类型的影片与观众之间的阻隔,还为更多制片商和电影题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与此同时,近75%的消费者每日网络观影的时长控制在1.5小时及以内;网络观影月支出金额在30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不到20%;有近50%的消费者每年要去7次及以上电影院观赏影片。
图为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图表 沈熠鑫 制作
这些都说明流媒体平台的强势发展略显空洞和虚弱,后劲不足,飞速占领观影市场的同时也夹杂着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据猫眼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国电影分账票房同比下降6.35%,观影人次同比减少1亿人次,可以说这与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不无关系。但是第三代影院正彻底颠覆“票房至上”的生存法则,票房只占影院收入的30%,其余70%都来自各种电影生活方式的贩卖,同时三亚1+x红树林影城、新辰星服务平台等的出现也引领传统影院依托实体商场向生活化、数字化转型,适应电影产业的飞速变化。于是就目前来说流媒体平台虽对传统影院有着一定的冲击,但其短时间内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影院。整个流媒体平台思考的应该是今后的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及如何与传统影院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与其进行激烈的对抗与竞争。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牛唱 摄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认为今后流媒体平台突破的方向和思路应当是进一步积累用户数量、用户评论及消费者观影偏好数据,稳固和增强自身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话语权,并积极与传统影院互动、交流。这对于增量整个电影市场,开启电影多元化时代,推动电影产业生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好地促进电影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