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然而每个人也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我国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地都已经开始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工作。
7月10日,应用数学学院“绿色风帆”团队在镇江新区和丹阳开展了对个人、社区、企业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调研,旨在让人们树立起“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垃圾占地,促进资源的再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
人们心中的垃圾分类
7月10日至7月12日期间,“绿色风帆”团队通过线下采访的形式了解到,垃圾分类需要从源头上控制落实,要让人们在心中树立起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在制造垃圾的同时就对它们进行分类处理。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在当地居民区中逐步落实,全面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只是时间的问题。
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 孔翰松 摄
社区中的垃圾分类
7月13日至7月15日期间,“绿色风帆”团队前往丹阳市车站社区东方嘉园示范小区进行调研。社区负责人透露:“我们有信心高标准打造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提供样板。”2019年开发区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活动启动当天,开发区城管局和车站社区就如何操作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具体事项,通过展板和ppt讲解,向100余名东方嘉园小区居住户代表进行了培训,帮助居民按照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同种类进行垃圾分类,使更多人切实了解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小区中的垃圾分类收集亭 王琳 摄
企业中的垃圾分类
7月16日至7月18日期间,“绿色风帆”团队走访了镇江新区建设工程质量中心试验。该企业已经落实相关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同时“绿色风帆”团队还在该企业参加了关于“生活干湿垃圾分类,环保法法律法规,环境卫生”的讲座。该讲座是由镇江市新生活环保宣传教育中心配合镇江市政府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263专项整治”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所举办的。目前,政府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向企业单位的宣传力度,以期望各单位共同落实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
该单位开展的垃圾分类相关讲座 杨亦浏 摄
政府部门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措施
7月19日至7月21日期间,“绿色风帆”团队深入镇江新区环境保护局和镇江新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走访。环保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联合环卫处一起在新区积极落实垃圾分类的工作。今年是新区垃圾分类三年工作计划的第二年,根据计划,今年新区将完成单位、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全覆盖,完成物业小区90%覆盖率,知晓率达到90%以上,参与率达到80%以上,正确率达到60%以上。而到2020年底,新区基本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居民也基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团队成员对环保局耿主任的采访 徐文浩 摄
团队成员对环卫处田主任等人的采访 邓雨婷 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目前,镇江当地的生活垃圾高达到上百吨,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实行垃圾分类,才能后续进行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为祖国的生存环境减负。
为了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的落实,社区可以建立一些奖励措施,比如正确分类垃圾可以兑换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还可以在社区或者单位中进行垃圾分类模范的评比工作,并给第一名给予相应奖励。同时也可进行相应的惩罚制度,比如故意不分类,随意乱丢垃圾并屡教不改者可进行适当的罚款。还可通过智能垃圾桶引导居民从投放源头开始,将生活垃圾分类,利用多媒体平台,源头精准投放,沿途gps定位,终端严格分捡。而随着5g时代的来临,投放源头进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而分拣中心也可借此满足多区共有、监控共享的功能。
这一场垃圾分类的仗已经打响,它将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也会成为一场举国的华宴。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珍爱有加,每个人都能一点一点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也会看到大自然的巨大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