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寻农村养老问题,促农村幸福晚年-985棋牌娱乐

 法学院:寻农村养老问题,促农村幸福晚年-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法学院:寻农村养老问题,促农村幸福晚年

发布者:法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06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从小家庭范围内的“善事父母”推广到整个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受归根思想的影响回到农村还是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许多出生于三四十年代的人选择在农村度过晚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养老问题不断趋于严峻。为发现现今农村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养老事业尽微薄之力,我校法学院“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及法学思考调研团”的同学们于7月中旬分别来到了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几个农村进行调研。

走进老人生活,感受养老模式

首选调研地点是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村。就居民的性质来看,该村与其他在安徽扎根数代,土生土长的农村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移民大村,全村有1480人享受国家移民补助。移民虽多,但是邻里之间和睦,走进村庄,可感受到淳朴乡风。村中居住着不少老人,大多早已过了耳顺之年,最年长的就快满期颐。调研团的成员们与村中老人及其子女进行了沟通,询问了老人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居民们反映现在所得的国家养老政策补贴基本在一百元左右,多数人认为国家养老补贴金额较少,养老主要依靠自身劳动以及儿女的帮助和照料,但每个月提供固定的资金帮助,也可以适当减轻儿女们的养老负担。

图为团队成员与城西村村民交流养老生活状况 张杰摄

为进一步了解该村养老事业的建设情况,调研团的成员们采访了村委会的相关人员,从交谈中可知:城西每个乡都设立养老院,一小部分老人选择住在养老院,负责老人日常的生活起居。此外,娱乐设施健全并且设有村委会医务室,在满足老年人精神娱乐生活的同时也能及时检查老人身体况,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会为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落实农村养老工作,促进养老的进展。

图为团队成员参访城西村村委会工作人员 张杰摄

与此同时,调研团的另一部分队员们正在江苏省海门市的农村开展调研。团队成员采访了居民成奶奶,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国家给予的退休金便足以支撑其生活。但村支部人员补充到大部分老人以种地为生,并没有退休金作为生活来源,他们的养老费用一部分来自国家补贴,包括农村土地补助款、养老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另一部分便来自子女为使调查更具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们又陆续采访了其他老人,问及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养老情况,他们表示:村委会医务室提供测量血压、挂水等基础医疗服务,并会定期组织体检。村内也专门设有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供其在闲暇之余锻炼身体。

图为海门市农村的成奶奶和其女婿 郁斯雯摄

老有所依,机构养老给予更多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出现,越来越多的老人及子女选择机构养老,农村中的养老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解这一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及法学思考调研团”的成员来到了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谷村60号晚情苑老年公寓,走近在农村养老机构中生活着的老人们的养老状况。晚情苑老年公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谷村,创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现院中共有52位老人,年龄为67岁至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岁,居住时长多为4至5年,多来自于周边的农村地区。

图为晚情苑老年公寓外景 刘澍摄

调研团成员先与院中老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其生活情况有了系统的了解这些来自周边农村地区的老人大部分患有老年疾病或者失智。子女在外地上班,无人照顾生活不便的老人,将父母送至养老院接受专门的照料,较放心子女以种地为生,虽能够在家照顾老人,但不够专业且由于老人的身体原因难免会给家庭带来负担,所以将送至养老院中,能够让老人享受更好的老年生活,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养老院老人的养老状况 刘澍摄

在与老人进行交流后,团队成员又对晚情苑老年公寓的院长盛月玲女士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了解到养老机构的日常运营费用大部分来自于经营所得,部分来自与政府的补贴和社会慈善组织的捐助。对于每一名老人,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补助,慈善组织如残联妇联等也会进行定期的资助。相较于城市养老机构的价格,农村养老机构的价格较为低廉,这使得农村老人能够安心入住养老院,养老院也逐渐成为农村养老的一个不错选择。

图为与院长盛月玲女士对农村养老机构现状进行交谈 刘澍摄

聚焦农村养老问题,寻找法律突破口

老年人年轻时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因此,合理的养老模式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为我们自身以后的生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都总会接触到养老这个领域。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老年人群体,为他们晚年生活的安全顺利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逐步探索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促进农村区域养老模式的不断进步,寻找法律途径使养老更加规范,从制度层面完善如今的不足。

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养老是社会养老的重要方式,政府的作用在主要在于降低农村养老的阻力,使农村养老便捷化,而社会的作用在于丰富农村养老的内容和选择。农村养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从社会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都是必须要强化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绝不仅仅是年老之后单纯 依靠金钱机械地存活,而是“老有所依”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对于子女以及整个社会而言,孝道为本,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老有所依”是其生活的重大意义所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