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出口以及技术引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此情形下,企业运用“上云”和“互联网+”等技术,对数据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企业从产品开发到销售的全面升级,同时,企业对市场的感知度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7月14日到7月18日之间,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团队成员前往高邮市进行中期调研,并通过前期对南京江宁区以及泰州市制造业部分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到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企业上云”和“互联网 ”技术,提升了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把控能力和跨国交易中的适应能力。
在对南京以及泰州部分企业调研后,“创新时间”团队部分成员借助高邮市暑假见习机会对扬州市高邮市两家企业:高邮市电塑厂和扬州市和益制造有限公司进行重点调研。
位于京杭运河之畔、古城高邮东侧的高邮市电塑厂,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用系列电器开关、串激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等产品。公司有电动工具出口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及东南亚地区。然而在中美贸易战中,高邮市电塑厂由于没有正确运用“企业上云”,忽视了“互联网 ”环境下线上交易系统和联合多方面交易的原因,丧失了在美市场,从而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大幅度下降。
成员参加高邮市活动
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高邮电塑厂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国家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企业信息化升级方面并不是很了解,对于“企业上云”知之甚少,对于采用“企业上云”后产生的实际意义和后果存有疑虑,不愿作为先行者冒风险去采纳新型技术。虽然不同级政府对于“企业上云”做了免费培训并提供政策支持,但是,由于厂家后期并没有跟进宣传,对于企业意义并没有透彻深入的解释,以及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影响性较小的原因,使得公司更关注投入资金成本和风险分析,从而对于“企业上云”的创新采纳处于观望状态,这也是使得高邮电塑厂丧失市场和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成员与高邮市电塑厂副总经理交谈
扬州兴益机械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经济开发区屏淮路,交通便利,属于外资企业,企业经营一直稳中有进,主要从事铝件加工行业,是中国领先的制造商之一,公司现有两个生产基地,专业生产建筑机械、工作机械、金属加工机械和园林工具。作为一家生产企业,兴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将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视为他的关键任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耐用和精确的产品。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兴益机械制造公司因为产品总类较多,人工主要运用在组装方向,而零部件的加工均是由机器人来完成,自动化基础较其他企业强一些。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敏感性还是较强,采用分批次引进新技术的方式。而对于高层管理者偏好方面,高层管理者更倾向于积极尝试新型技术。对于“企业上云”,兴益公司则是持积极的态度,贸易战期间,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积极去了解“企业上云”的意义、推进措施及风险问题,发挥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做行业的先行者。并且,利用外资和大型企业的资金优势,充分接轨国际和国内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上云”。
通过比较分析高邮电塑厂和扬州兴益机械有限公司,团队发现,前者由于未完全采纳“企业上云”,使得其在中美贸易战中丧失了企业竞争力;而后者,由于引进“企业上云”,使得其迅速成为行业龙头,通过“上云”技术带来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使其在中美贸易战中保存了企业实力。
由此得知,传统制造型企业中,通过“企业上云”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联合,才更有可能在变化纷繁的大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加强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