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促农增收的乡村发展模式。乡村民宿建设作为其主要发展环节,坚持政府引导、民资主体,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经营。
为深入了解南京市财政扶持乡村民宿效果,7月中旬,我校财政与税务学院“栀香调研队”先后走进江宁区、高淳区、六合区等五大区域开展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
慢藏深山,静谧闲适
“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其居民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7月10日,队员们前往高淳国际慢城,聚焦乡村民宿发展进行调研,与经营者进行交流,探讨民宿村形成以来的各类境况。
高淳民宿村运营方式独具特色,其投资经营主体多为农户,经营主同时也作为民宿工作人员。经营主多将餐饮与住宿相结合,尽显“原滋原味”,周边花海、荷花池风景优美,可供游客观赏拍照。
(图为慢城区民宿周边环境。图源:蔡宇娇)
多户经营者谈到,“一方面,经营民宿拓宽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因客流量不稳定,回本收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半亩私汤,曲径悠闲
“汤家家”民宿以每家每户下设私人温泉而备受游客青睐,优质的水源、完善的服务、家一般的温暖使得这里冬季的房源一早在初夏就被预订完毕。7月17日,队员们前往汤家家温泉村感受别致的温泉民宿。民宿村附近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经营主打服务别具特色,这相较于其他民宿村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图为汤家家民宿环境。图源:王颖)
据悉,纵然是如此具有特色的温泉民宿村,其经营现状也并未达到人们理想预期。优质水源必定导致高昂水费,这是众多经营主一致头疼的首要问题,旺季客源带来的收益远远不够回笼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及维持后期的日常运营,房价居高不下、民宿项目单一等问题迫在眉睫。
文艺小镇,乡伴苏家
7月18日,小队队员们继续踏上调研行程。苏家文创小镇民宿总体数量较少,分布密集,相互联系紧密,以组团式、多中心格局开展特色主题一体化服务。苏家主打“乡村复兴”,要做饱含文化的民宿,入住游客可体验茶艺、插花、特色蜡染等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的休闲娱乐活动。
苏家小镇的乡村民发展模式十分新颖,充满烟火气的民宿不乏文艺气息,“逆城市化”的名片呈递时便叫人眼前一亮。民宿负责人表示,“如果我们能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就能更快地组织经营主开展升级培训等活动。”
(图为栀香队成员调研经营主。图源:姚智琴)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且行且思,切实体会到了上下两级对乡村民宿发展的高度重视及美好期望,感悟学科和行业的新图景、新面貌,实现了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专业认知的目标。栀香队表示,“提档升级是乡村民宿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是缓解负面效应的必要措施。”此次调研,“栀香队”深入专业领域,实地考察了解财政乡村民宿扶持效果,提升自己的行业认知和专业水平,累积社会经验,为务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石注入新兴活力。
(图为栀香调研团队合影。图源: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