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一直是商业的的重头戏。借助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交易平台,农村电商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8年,徐州市睢宁县的淘宝村数量已经达到了92个。被誉为“中国淘宝第一村”的东风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淘宝村之一,东风村见证了互联网蕴含的巨大能量。短短几年内,人均收入翻了10多倍,睢宁县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新型电商发展之路。
7月20日,我校应用数学学院“助力电商小分队”来到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探知这个被誉为“网络时代小岗村”的传奇村落。
图为实践团队在沙集镇合影 张爱婷 摄
何以引发热潮
首先,团队来到了东风村村委会,采访了村委会工作人员韩先生。在与韩先生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东风村之前并没有制作家具的传统,村民过去的营生主要是回收加工废旧塑料,但是金融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塑料加工行业持续低迷。开启家具互联网先河的是一名叫孙寒的年轻人。在他仿制家具大卖的背景下,村里许多人纷纷效仿,陆陆续续开通了自己的网店。如今,东风村1100多户人家中,注册家具公司的已有上百家,一路走来,村里几乎所有人家都拥有自己大小不一的家具作坊。网商数量爆发式增长,一跃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带领了全村人民走向富裕。同时,家具的生产销售催生了家具网销产业链的形成。村里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不计其数,甚至很多家具厂旁边就建有一个物流公司。家具业的崛起,也带动了五金配件及设计公司的发展,很多工厂门前挂着招打磨工、包装工、客服的告示牌。据悉,包装工人的工资日薪约120元,技术工人多劳多得,平均日薪约200元,工资水平高于其他地方同等工作工资。东风村的转型彻底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
物流配送员正在分拣、装配家具 张爱婷 摄
沙集镇家具行业居民工资水平统计图 齐月 制作
如何转型升级
东风村近两年的家具厂商逐步从“家庭作坊”模式向“抱团发展”模式过渡。为促进家具产品的品牌化生产,扩大产业规模,实现集约化管理,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政府的支持下,沙集镇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整合了产业发展资源。相比较家庭式的工厂来看,产业园的合理配置及政府管理明显减少了家具生产带来的污染。据韩先生的介绍,一个投资1亿欧元的大项目刚刚落户沙集镇东风村:立陶宛sba集团在沙集镇投资木材建设、家具生产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为更多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也进一步促进了沙集镇的人才招揽工作。近两年来,从仿制产品到打造创意品牌,沙集镇家具电商发展不断进行优化配置,打开国内外市场,家具产品逐渐向高端品质发展,沙集模式迈进3.0版本。
沙集镇电子商务产业园 张爱婷 摄
了解现存问题
在对村政府进行相关了解之后,团队深入农户,了解村民对电商发展的看法。在与木材商及物流公司的交流中,他们纷纷提到今年电商的收益状况并不如前两年理想。村民电商过度拥挤,商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村民相互之间打起了价格战,产品价格下降,收益也逐渐下降。另前期网店注册及机器采购费用较多,导致一些村户无法承担。此外,空气中弥漫着的油漆气味、漫天飞扬的木屑,环保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工业化和信息化改变了东风村的发展面貌。然而,工业用地和环境污染该如何妥善解决?过度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工厂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沙集镇未来发展仍需解决的难题。
队员们与木材商交流 张爱婷 摄
展望发展前景
以创新驱动生产代替模仿生产是解决商品同质化竞争的重要路径,农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匮乏,管理和设计等专业人才稀缺,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沙集镇的进一步发展。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是沙集镇扩大生产规模的必由之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各村户之间应当合理分工合作,让沙集镇电子商务形态更加丰富,助力乡村更好地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了解到东风村电商发展的现状,东风村在电商的助力下已全面实现了脱贫。但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及相互融合,以创新驱动农村电商发展之路仍需进一步转型升级。
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