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共享”模式应运而生,与公共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其中以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为例,共享单车的投放存在着许多问题,就此,我校国际经贸学院“高效出行”团队一行三人于7月13日至7月15日走访了香樟园,东方天郡,香溪越园,仙林新村等四个居民区,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通过实地走访结合前期线上问卷数据进行了深度调查。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东方天郡居民魏鑫/摄
通过走访东方天郡等居民区,小区居民表示如果要选择的话,还是会选择公共自行车,因为它在小区附近停车点较多,而且公共自行车支持刷卡的使用方式可以避免手机扫码出现问题时需要用车的问题,更方便小区居民的出行,经过观察团队成员发现居民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明显好于大学城的公共自行车停放使用点。

图为团队成员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填问卷 李雨/摄
在各所高校的走访中,团队了解到,同学们大部分都会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因为共享单车在大学城分布较为广泛,而公共自行车需要在固定点停车,会有不便,相比之下,共享单车停靠点较为灵活。其中,也有同学提倡各个城市公共自行车可以尽力去实现车卡互通,而不是一个地区的公共自行车卡只能在一个固定地区使用,由于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性质不同,公有与私有的矛盾必然存在,希望尽量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香樟园小区物业人员魏鑫/摄
香樟园小区物业人员表示自己已经基本上不使用公共自行车,基本都会用“小蓝车”,因为共享单车可以通过支付宝扫码的方法使用,易于操作,而公共自行车在中年或老年本地人群中使用较多,公共自行车存在着只有固定点才可以停车的不足,但也没有办法,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使车辆摆放整齐,更加美观。

图为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 李雨/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客服人员 魏鑫/摄
通过对各个小区居民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使用与管理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冲突,因此,小队前往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进一步去了解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现状与市场环境,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客服人员表示,公共自行车的投放是为了进一步方便民众的生活,在布局上有所针对地在居民区附近设置较多停靠点,而大学城附近设置停靠点较少,针对这一情况,公共自行车也会改善自身的不足,努力解决,让更多的市民可以体验到公共自行车的便捷。
通过和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工作人员的访谈,团队了解到了公共自行车的优势与投放布局的原因,结合前期线上问卷数据,75.2%的大学生对共享单车认可度较高,同时83%的同学觉得共享单车的使用存在问题,就此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得出了以下关于此次调研的初步结果: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相比,除了可以扫码用车之外,还可以用刷卡的方式使用,所以在面对一些居民区门口或老年人聚集的公园处时,公共自行车更加受中老年人以及对智能手机使用有障碍的人群的青睐,但由于文化程度不一样,数字化知识的普及,公共自行车如果不做出改变,可能会被淘汰,共享资源只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添一抹亮色,使资源布局更加合理高效,方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