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思想文化政策,帮助小众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推广小众博物馆艺术。我校新闻学院“新媒体环境下小众特色博物馆传播策略创新研究”团队前往南京失恋博物馆和南京气味博物馆对新媒体环境下此类小众博物馆的传播宣传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为南京分队集体合照 吴琳娜摄
调研数据采集工作时间为2天,并及时进行了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处理。前往调研的成员共有5名,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就相关问题对博物馆参观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团队了解到大多数人对小众博物馆的知之甚少,了解度不高,同时也认为小众博物馆在新媒体方面做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效果不佳。
图为南京失恋博物馆馆内物品展览 计文艳摄
7月6日下午,团队来到位于浦口区不老村的失恋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不同人的失恋故事、失恋纪念品以及火车票等等。全馆自主参观消费、语言讲解,只需要扫描物品边上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到这件物品里的故事。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绝大部分参观者都是来不老村游玩时顺便参观。后期,通过与馆长的联系,得知考虑到各种因素失恋博物馆即将迁馆,新馆将会在7月19日试营业,8月19日南京失恋博物馆三周年正式开放。
7月7日下午,团队到达了同样也是自主参观、语音讲解的气味博物馆,整个馆装修风格简洁大气,却不失艺术感,各种蘸着气味的棉花球放置在玻璃瓶中,贴上属于自己的名字标签,被陈列在展览台上。博物馆的人流量很小,大多是逛商场顺路参观的游客。一名游客说自己很喜欢参观小众博物馆,没有太多的喧哗,可以一个人慢慢的欣赏各种展览,但是小众博物馆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和宣传,往往开在闹市的角落,无人问津。
此外,团队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气味博物馆边上也有一个小众博物馆——天空美术馆,附近也有大型书画展览等,小众博物馆们往往集中起来,以达到群聚效应,游客们也表示会顺便参观边上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博物馆都很注重新媒体宣传,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甚至专门有运营团队在不同的平台进行作业,略有成效。
图为队员向商场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吴琳娜摄
通过此次对南京失恋博物馆和南京气味博物馆的调研,团队了解到了小众博物馆的传播效果和传播需求,宣传现状不容乐观,关注度不够。当下要做的,就是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小众博物馆的传播策略和宣传效应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帮助小众博物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创新宣传模式,提升宣传效果,助推小众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